比如后世2014年,廖凡參演刁亦男執導的《白日焰火》獲得了柏林電影節最佳男演員銀熊獎。
而評審團大獎在西柏林電影節的眾多銀熊獎當中算是含金量最高的,僅次于金熊獎。
形象一點來概括的話,大概相當于封建王朝的皇后——一人之下,萬人之上。
石方禹的激動是可以理解的,《孩子王》拿到西柏林電影節的評審團大獎,可以說是打破了中國電影的歷史,成為第一部在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上斬獲重量級獎項的國產電影了。
這個時候《楚門的世界》就不能算了,因為這部電影報名走的是香江地區的名額。
高興了一陣,石方禹又跟林朝陽說明了電影獲獎的具體情況。
這一屆西柏林電影節開幕是在2月10日,《孩子王》參加電影節,除了有陶玉書代表片方出席、陳凱戈和謝園兩人代表劇組參加,電影局方面也專門派了官員到場。
就在昨天晚上,西柏林當地時間7點,燕京時間的半夜2點,電影節舉辦了頒獎典禮。
蘇聯電影《主題》斬獲了最佳影片金熊獎,《孩子王》除了拿到了評審團大獎之外,還拿到了一個費西比獎。
費比西獎又叫國際影評人獎,屬于在歐洲三大電影節或其他國際電影節上常會頒發的外部獎項。
它不隸屬于任何影展單位,而是由國際影評人協會頒發,屬于來自專業影評人的認可。
含金量不高,但在影評人圈子里卻很看重。
《孩子王》能拿到這個獎,證明了國際影評人對這部電影的一致看好。
頒獎典禮結束后,隨行參加電影節的電影局官員第一時間聯系國內,但因為時差的原因沒有聯系上,直到今天上午才聯系上了電影局方面。
石方禹得到這個消息自然喜出望外,播撒了一圈喜訊后,又想起了林朝陽可能礙于不方便接打國際長途還沒收到消息呢,于是專門給他來電告知。
兩人在電話中又互道了幾句恭喜,石方禹才掛斷了電話。
《孩子王》獲了獎,這可是電影局的成績,他得趕緊聯系幾家媒體好好宣傳宣傳。
接到石方禹電話后的兩個小時后,陳懷愷拉著江懷延跑到了林朝陽家,喜如狂,好似范進中舉。
“哈哈!朝陽,得獎了!得獎了!”
陳懷愷那爽朗的笑聲好像要沖破屋頂,意氣風發,對于性格一向沉(o)靜(hu)內(li)斂的他來說,這樣的表現著實有些破格。
但任誰看了都會理解,望子成龍嘛。
要知道陳凱戈得的可不是一般的獎項,《黃土地》時他在歐洲走了一圈,得了好幾個獎項。
可那些獎項加起來,也不如一個西柏林電影節的銀熊獎,這就是歐洲三大電影節的含金量!
陳懷愷在得知《孩子王》得獎后的第一時間,顧不得去應付廠里人的祝賀,拉著第一個來給他道賀的江懷延便沖來了小六部口胡同。
他知道,若是沒有林朝陽夫妻倆的幫助,陳凱戈是沖獎之路是絕對不會走的這么順利的。
“今天晚上必須喝點!今天不醉不歸!”陳懷愷豪氣干云的說道。
他說完就張羅著去買菜,這時候林朝陽家又來了兩人,是章藝謀和陳劍雨。
經過去年幾個月的創作,《紅高粱》的劇本已經定稿,年前章藝謀跑了一趟山東勘景,把影片的拍攝地點定在了謨言的老家山東高密。
最近他正籌備著劇組和選角的事,每天穿梭于燕京各大專業院校和劇團。
今天他和陳劍雨本來是在燕京電影學院試鏡演員的,結果試鏡還沒結束,燕影校內已經在傳《孩子王》西柏林得獎的消息。
得到這個消息,章藝謀由衷的為陳凱戈感到高興,這個時候的他和陳凱戈仍舊是親密的同學、同事、朋友。
等試鏡結束,章藝謀迫不及待的要來小六部口胡同,想跟林朝陽聊聊《孩子王》獲獎的事。
聽章藝謀說完,林朝陽內心驚嘆,消息傳的未免也太快了點,真難以想象這是八十年代的傳播速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