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6?9?6?9“好一個袁絲;”
?6?9?6?9“在長安,朝野內外無人不念著他的好,到了郡縣地方,也有不知多少人自發送來米糧酒肉,只為一睹‘名士’真容。”
?6?9?6?9“怎到了叛軍大營,都能碰上愿意冒著性命之憂,放其逃命的故舊?”
?6?9?6?9對天子啟這一問,周仁一言不發。
?6?9?6?9袁盎和晁錯這兩個死對頭,不單是彼此關系惡劣,就連性格,都是兩個截然相反的極端。
?6?9?6?9——晁錯出身于法家,又是先帝安車駟馬征辟的《尚書》博士,極為倨傲!
?6?9?6?9對于想要和自己交好的人,晁錯非但不屑于與‘庸人為伍’,更是會指責這些人蠅營狗茍,實在是最地道不過的五蠢!
?6?9?6?9而袁盎卻截然相反,極其喜歡交朋友。
?6?9?6?9在長安,袁盎的府邸從不關閉正門,凡是登門拜訪的,不問緣由、來歷,都會被下人們迎入府中。
?6?9?6?9想住下,側院的客房隨便挑,想住多久住多久;
?6?9?6?9不想住了,人家好吃好喝歡送不說,臨走還給你塞盤纏。
?6?9?6?9想要登門拜訪袁盎,無論是官員豪族,還是落魄文士,都會被迎入府內暫且住下,袁盎怎么都會抽出空見上一面。
?6?9?6?9至于送姬妾美人之類,那就更是常規操作了。
?6?9?6?9以至于當下,幾乎是整個關中三輔,都無人不知‘豪俠袁盎’這個名號;
?6?9?6?9便是到了關東,一聽到袁盎這個名字,無論是游俠地痞,還是官員豪強,也大都會立刻起身,以表達自己的敬意。
?6?9?6?9都不用說別的,就說去年,袁盎因《削藩策》一事而被罷官,被天子啟一擼到底成了白身;
?6?9?6?9換做朝中其他人——任何一個人,沒有徹侯的爵位和封國,官職又被一擼到底,就算不淪落到街頭,也肯定會生活拮據。
?6?9?6?9但袁盎呢?
?6?9?6?9嘿!
?6?9?6?9人家哪怕是一介白身,也照樣能不經通傳,自由出入長樂宮!
?6?9?6?9東宮太后,天子生母,人家想見就見——想什么時候見就什么時候見!
?6?9?6?9在東宮尚且有這么大面子,若出了長安,那就更別提了。
?6?9?6?9每到一個地方,都不知有多少豪強富戶、游俠地痞,乃至于當地官員自發帶著吃食財貨,只求袁盎能收下自己的心意。
?6?9?6?9毫不夸張的說:哪怕有一天,袁盎被抄沒全部家產,剝奪官職、爵祿,更被禁止出入長樂;
?6?9?6?9就這么身著單衣,身無長物的走出長安城,袁盎也照樣能在漢家游玩一大圈,然后錦衣華服、油光滿面的回到長安。
?6?9?6?9如此盤根錯節,或者說是魚龍混雜的人脈,自然是為袁盎帶來了許多便利,以及必要時的援助。
?6?9?6?9——就好比此番,負皇命出使叛軍大營,被劉濞囚禁,袁盎龐大的人脈網,也依舊能幫助袁盎逃出生天。
?6?9?6?9只是這樣龐大的能量,對于掌權者而言……
?6?9?6?9“既是回了朝,復了命,那就收回天子節,免去臨時任命的太常之職吧。”
?6?9?6?9“反正有那塊自由出入東宮長樂的宮牌,他袁盎哪怕是一介白身,也照樣能游走于朝野內外?”
?6?9?6?9天子啟這句話,是帶著一些諷刺意味的。
?6?9?6?9但周仁卻一板一眼的點下頭,表示自己領命。
?6?9?6?9說過袁盎的事,天子啟自然而然,便又問起了平叛之事的后續。
?6?9?6?9周仁自也是娓娓道來。
?6?9?6?9“趙王遂固守邯鄲不出,車騎將軍酈寄一時沒了辦法,便先將邯鄲圍了起來,派將軍欒布去了齊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