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6?9?6?9“灌夫…不算違抗軍令吧?”
?6?9?6?9“畢竟是為報殺父之仇,最終跟隨灌夫出戰的,也只有灌夫自己的家奴十余騎,以及兩位同鄉?”
?6?9?6?9“更何況出戰之后,灌夫頗有斬獲……”
?6?9?6?9“只帶著十余騎,便一路沖殺到了吳楚軍纛之下,連斬賊軍數十人不說,還險些斬將奪旗而歸………”
?6?9?6?9原本是要為灌夫辯解,以免即將得封為太子儲君的劉榮,對灌夫生出不好的印象;
?6?9?6?9只是越說,竇嬰自己的面色便越古怪,說到最后,更是神情郁悶的低下頭去。
?6?9?6?9“是啊~”
?6?9?6?9“——頗有斬獲。”
?6?9?6?9“同樣是違令私出,同樣是只身獲存,也同樣是‘斬將奪旗’……”
?6?9?6?9“假以時日,未必不會是又一個驍騎李廣……”
?6?9?6?9便見劉榮再度適時接過話頭,寥寥數語,便點破了灌夫這個人的底細。
?6?9?6?9——此戰過后,灌夫名震天下!
?6?9?6?9但讓灌夫揚名的,卻并非是帶著十幾騎沖入敵陣,斬殺數十人,又得以沖出敵陣的悍勇。
?6?9?6?9而是灌孟、灌夫父子上演的‘父死子繼’的戲碼——在父親死后,兒子頂上繼續作戰的戰斗精神。
?6?9?6?9如果不出意外的話,長安朝堂——尤其是當今天子啟,也必定會大肆宣揚這樁可歌可泣的英雄事例。
?6?9?6?9但對于劉榮而言,灌夫,不過是一個低配版的李廣而已。
?6?9?6?9——你灌夫死了爹,人家李廣,那可是家鄉所在的整個郡,都被匈奴人踐踏了!
?6?9?6?9——你帶著十余騎,殺了幾十人,‘險些’斬將奪旗;
?6?9?6?9人家李廣帶著三百騎,可是從外向內沖鋒,突破了吳楚數十萬叛軍的包圍圈,得以沖入睢陽不說,還實打實拿下了斬將奪旗的大功!
?6?9?6?9倒是在戰時違抗軍令這一點上,灌夫分明是和李廣師出同門,一脈相承……
?6?9?6?9“像灌夫這樣的人,我是不會任命為軍中將領的。”
?6?9?6?9“——就算回長安之后,父皇硬要讓灌夫成為太子身邊的人,以此向天下人標榜‘忠臣義士’之類,我也絕不會重用灌夫。”
?6?9?6?9“希望表叔也能明白:對于武人而言,尤其是對中層將官而言,違抗軍令,是絕對不可接受的大錯。”
?6?9?6?9“有了第一次,便絕不可再用第二次。”
?6?9?6?9滿是淡然的語氣說出這番話,劉榮便自然地將話頭岔開,聊起了其他事——不大會讓竇嬰心里不舒服的事。
?6?9?6?9竇嬰有一搭沒一搭的應付著,暗下里,卻也是不由得思慮起來。
?6?9?6?9“公子分明在睢陽,怎將昌邑大營——周太尉所部的事,都知曉的這么詳細?”
?6?9?6?9···
?6?9?6?9“難道太尉周亞夫……”
?6?9?6?9“嗯?”
?6?9?6?9···
?6?9?6?9“——嘶~~~”
?6?9?6?9“不會……吧??!”
?6?9?6?9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