‘最’為好,‘乙’為尚可,‘殿’為差。
少府連課了兩年‘尚可’,乍一眼看上去,似乎也還可以接受。
但自北平侯張蒼設立審計制度,尤其是將朝中九卿,也納入審計體系當中開始——近二十年的時間里,漢少府,從來就沒有課過‘乙’。
如果九卿有一個‘最’的名額,那就肯定是少府!
如果有兩個,朝野內外也只會當名額有一個,直接默認少府會拿走另一個名額。
于是,老岑邁成了漢家有史以來,第一位被課為‘乙’——第一位沒被課‘最’的少府卿。
考慮到老岑邁被課為‘乙’,并非是只一次,老岑邁甚至很可能因此,而成為漢家歷史上,唯一一位被連續兩年課‘乙’的少府……
“中軸用鋼,齒輪用銅,主體用木;”
“這一套技術,少府有多少匠人熟練掌握了?”
“——主要是青銅齒輪,在需要的情況下,少府多久能做出一套可長期使用的齒輪組?”
正感懷于自己,以及整個少府上下過去這三年的經歷,劉榮冷不丁一語傳入耳中,便惹得老岑邁當即一愣。
只稍一思慮,老岑邁便當即反應過來:劉榮有如此一問,肯定是有新的項目要啟動了。
但不同于過去,每每聽到劉榮有‘項目’時,那兩眼冒光,恨不能把圖紙搶走就跑的模樣——這一次,老岑邁沒有表現出興奮。
老岑邁,已經沒有力氣,再為劉榮的‘項目’而感到興奮了……
“這具水車,是少府最終拿出的試樣。”
“后續量產的零件,少府也已經備好了兩百具水車所需。”
“——再多,便要現制零部件。”
“有關水車的匠人,約莫千人上下;”
“若是水車不急于量產,那這千把號人,當是可以每年產出三千枚齒輪左右。”
“就連著,還需要少府上下通力配合。”
看出老岑邁興致缺缺,甚至都有了些大徹大悟的模樣,劉榮也只不好意思的訕笑兩聲,便沒再繼續往下深聊。
——少府日后,當然是有項目的。
而且還是源源不斷,一個比一個難做,卻也一個比一個具備劃時代意義的重大項目!
至于這水車,與其說是劉榮想要做的項目,倒不如說是借著項目之名,為少府積累了一匹初步掌握機械原理的工匠。
至于老岑邁,一大把年紀,又被水車項目耗盡了精氣神;
而朝中,自御史大夫陶青升任做丞相之后,亞相御史大夫的位置又一直空著。
考慮到老岑邁為人本分、值得信任,又實在是勞苦功高,天子啟已經決定抬這個老伙計一把,讓老家伙在退休之前,過上一把三公的癮了。
至于少府日后的項目,劉榮有心要說,也該去找即將上任的新少府去說了。
“見了水車,博望苑的佃農們反應如何?”
考察過水車的工作狀況,沒有發現什么異常,劉榮自然就打聽起了這個項目,在博望苑所帶來的反響。
這一回,老岑邁更是已經無心回答,仍由身旁的副手:少府丞上前,為劉榮給出了答案。
“得知水車的作用,是吧低處的水重新送回高處,博望苑上下大失所望。”
“——都在說博望苑不缺水,殿下做出來的水車,博望苑根本用不著。”
“但也有不少老者說,博望苑雖然用不上水車,但關中乃至關東,卻有許多用得上的地方。”
“如此說來,家上令少府做出水車,也算是利國利民,為天下計。”
得到這個不出預料的答案,劉榮微微一點頭,再追問道:“石磨呢?”
“得知水車可以驅動石磨,可以巧借天力研磨宿麥,佃農們又是什么反應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