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無論是從叛亂爆發前,孝景皇帝步步為因,以削藩之名,行逼反之實;
還是在叛亂爆發之后,極其果斷的用晁錯項上人頭,撕碎吳楚聯軍打起的‘誅晁錯,清君側’的大義旗幟、遮羞布;
乃至于叛亂平定之后,借著平定叛亂的大勢揪著關東諸侯就是一頓整,詔書一道接著一道,政策一條接著一條——愣是沒有半個字再提‘削藩’,卻也字字句句不離削藩!
這一整套流程,所體現出的戰略格局,同樣是如今的劉榮所不具備的。
形象的講,太祖高皇帝劉邦、太宗孝文皇帝劉恒,就好比這個名為‘劉漢’的宗門,存在于傳說之中的已故老祖;
先孝景皇帝劉啟,則是才剛與世長辭,并為宗門立下了汗馬功勞的上一代太上長老。
而如今的劉榮,更像是一個百年難出,上限極高,卻暫時還沒發育起來的天驕、奇才。
每個人都知道:只要不中道崩阻,劉榮必定上限極高;
但每個人也同樣清楚:要想發育到那個高度,徹底的兌換自己的天賦,劉榮還需要時間。
“可惜朕的帝國雙壁,還要等上一些年頭。”
“若不然……”
“嘖,真是恨不能馬上大軍盡發,馬踏龍城啊……”
看著堪輿之上,那一大片仍舊被匈奴人所掌握,漢家連看都很難看上一眼的遼闊草原,劉榮也不免暗自咂起舌。
——大婚典結束之后,劉榮帶著新鮮出爐的曹皇后回門,走了一趟平陽侯府。
雖然沒有見到盈盈期盼的長平烈侯,但劉榮也已經了解到:自己的帝國雙壁之一,已經按照原本的人生軌跡,從平陽侯府走了出去。
眼下,年僅七歲的小衛青,正在生父鄭季家中牧羊。
不出意外的話,再被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們欺負幾年、被生父鄭季當奴仆使喚個幾年,衛青便會回歸平陽侯府,成為平陽侯曹壽,給侯世子曹襄培養的騎奴。
再稍大些,約莫十五六歲的年紀,劉榮便可以出手摘果子,把人接到身邊培養了。
至于摘果子的工具,或者說是渠道,劉榮也旁敲側擊的打聽到了。
——衛青的姐姐衛子夫,十歲出頭的年紀,正在平陽侯同母親衛媼過活,并接受歌舞訓練。
按照原本的人生軌跡,不出三五年,攜華夏歷史最豐厚嫁妝的衛子夫,便會成為平陽侯府的謳者,也就是歌姬。
對于這個勢在必得的女人,劉榮倒是沒太顧忌蝴蝶效應之類——直接和大舅哥平陽侯曹壽通了氣:這個小姑娘,朕看著挺水靈的。
接下來,只要曹壽懂點事,衛子夫便不再會被當做平陽侯府招待客人的歌姬培養,而是會按照侯府正常培養女兒的標準,替劉榮養著。
等到了婚娶的年紀,便給劉榮送進宮去。
理由也好找——擔心曹皇后在宮里,身邊沒有體己人照顧,便從平陽侯府派一批侍女去曹皇后身邊。
再然后,自然就是劉榮照單全收,和曹皇后在椒房殿你儂我儂的功夫,順手把一旁伺候的侍女也給拉進被窩。
多來幾次,就算是拼概率,也總能順利把衛子夫拉進被窩……
“咳咳咳……”
“朕也太不是東西了……”
“十歲出頭的小姑娘,朕這就給惦記上了……”
“咳,咳咳咳咳……”
“急不得,等長大些再說吧。”
“也不是朕禽獸,實在是為了宗廟、社稷……”
···
“卻是可惜了朕的冠軍侯,到現在都還沒降世……”
“——實在不行,就留給將來的太子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