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非確實想過:只要條件允許,那就爭取成為漢家的南方邊境的戍邊王,建功立業,以赫赫戰功,震四海八荒!
但在認識到江都國的實際狀況之后,劉非只得承認:就算是想帶一兩萬人,去南越和趙佗小小切磋一下,劉非這個江都王,也得省吃儉用三五年,才能湊出足夠的軍費。
這還沒有考慮戰果!
打贏了還好說;
雖然長安朝堂或許會有人嘰嘰歪歪,說江都王私調兵馬,無詔滅國之類,但終歸是功大于過,賞重于罰;
可萬一打輸了——甚至僅僅只是打了個平手,劉非也當即便要坐蠟。
考慮到此間種種,劉非糾結許久,才終于做出決斷。
——寡人這輩子,也就這樣了……
老老實實在國都的王宮帶著,傳延子嗣,延續香火;
至于過剩的男性荷爾蒙,就在獵場發泄發泄得了。
南越趙佗,是沒這個福氣,能一睹孝景皇五子的無上英姿……
“早些年,孝景皇帝以江都之事相問,朕答:江都好武而不能持重,封,則不可往北墻為王。”
正當劉非獨自唉聲嘆氣的時候,劉非悠悠一語,將兄弟眾人各自飛散的心緒重新拉回眼前。
意識到劉榮說了什么,劉非先是稍有些詫異的抬起頭,略有些無辜的望向御榻之上;
片刻之后,又釋然的點了點頭,算是承認了劉榮當年,對當年的自己的評價。
——當時的自己,可不就是滿腦子打打殺殺,除了打仗啥都不感興趣嘛?
真要是被封去了北墻,鬼知道這幾年,要和匈奴人打出幾斤狗腦子。
劉榮曾勸先帝‘不要封五弟為背景戍邊王’,劉非有些幽怨;
但從客觀角度上來講,劉非也承認劉榮這個做法,是有道理的。
“陛下明見萬里,臣弟,謹謝……”
“——但朕現在覺得,如今的江都,不再是那個只知打打殺殺,卻不明于治國之道的莽夫了。”
劉非話音未落,劉榮冷不丁又是一個毫無征兆的轉折,險些沒閃了兄弟眾人的腰。
便見劉榮緩緩從榻上站起身,目光直勾勾凝望向劉非眼眸深處。
良久,方沉聲問道:“對戰爭沒有敬畏之心的人,不可以掌握一場戰爭的走向。”
“曾經,朕的五弟對戰爭毫無敬畏,朕不敢用。”
“如今,我漢家的江都王,終于明白了何為敬畏、何為戰爭。”
“朕,或許便可用江都,為我劉氏之矛、為我漢家之盾了……”
···
“今歲秋后,北蠻匈奴必當再度南下,以攻掠代、上。”
“——朕!欲將計就計,圖謀河南地!”
“待朕重取河南,移封宗藩以鎮游牧之民,江都,可愿為我漢家之蒙王,為朕駐守河南養馬之所,北戒匈奴、西望河西;”
“世世代代,為我漢家北墻之屏障?”
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