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劉榮看來,這件往事,很值得回味。
呂太后對劉如意的恨,或許源自太祖皇帝年間,戚夫人爭寵,并為劉如意圖謀儲君之位;
但作為政治人物,呂太后應該很清楚:單只是一個‘曾爭儲奪嫡’,尤其還是被母親在背后遙控著奪嫡的皇子,在太祖高皇帝駕崩之后,是無法對自己的兒子——對已經即皇帝位的孝惠劉盈,造成哪怕一丁半點的威脅的。
就說如今,劉榮面對曾經爭儲奪嫡的幼弟劉彘,又何曾有過‘我得把膠東王太后做成人彘,再把阿彘活活毒死’的念頭?
說到底,先帝已經駕崩,劉榮的屁股已經坐上了未央宮宣室殿的那方御榻,歷史上的漢武大帝、先帝皇十子劉彘,就已經無法對劉榮造成任何威脅了。
一個沒有任何威脅的弟弟,劉榮難不成還要去針對、去為難,甚至為了泄私憤去把人弄死?
劉榮顯然沒有這么蠢。
自然,呂太后,也不大可能比劉榮蠢。
在劉榮看來,無論是呂太后削戚夫人為人彘,還是毒殺趙王劉如意,其真正的原因,都是因為劉如意這個趙王,威脅到了孝惠皇帝統治下的劉漢社稷。
——劉如意,確實是太祖劉邦的好兒子,太祖一朝最合適的趙王人選;
但與此同時,劉如意卻絕非孝惠劉盈的好弟弟、絕非孝惠皇帝一朝,最適合做趙王的那一個宗親。
為免趙國生變——為了避免有朝一日,趙王劉如意扯著太祖皇帝的大旗,以‘備胡’之名調動燕、代、趙三國的戍邊軍,南下對長安朝堂造成威脅,呂太后決定先下手為強!
至于孝惠皇帝,大抵是不愿意采取那么過激的手段,只想通過軟禁之類的方式,通過控制劉如意這個個體,來確保趙國的安穩。
只是最終,呂太后一意孤行,下手弄死了劉如意,為兒子孝惠皇帝掃除了隱患。
后來,先后離奇死去的幾代趙王,其實也側面印證了這一點。
——先是趙幽王劉友,在劉如意死后,被呂太后移封為趙王;
這,已經是呂太后在替劉盈,向全天下人宣示:先帝皇六子劉友,是朕最信任的弟弟了。
只是后來,劉友因王后呂氏的誣告,而被呂太后活活餓死在了長安的府邸之中。
緊隨其后的趙恭王劉恢,也是類似的狀況——寵妃被呂氏王后害死,以至于劉恢心灰意冷,殉情而亡。
在外人,乃至后世人看來,這兩代趙王,都是被各自的呂氏王后所迫害,并最終慘死在了呂太后的淫威之下。
但事實上,考慮到趙國的特殊戰略地位,就不難推斷出這二人的死因,是服從性測試不合格。
——作為孝惠皇帝劉盈的政權代理人,呂太后需要的,并不是讓漢家的每一個宗親諸侯,都娶一個姓呂的王后;
呂太后真正想要的,是通過這樣的方式——通過這樣的服從性測試,來保證宗親諸侯對長安、對天子的絕對服從。
尤其是趙王,作為漢室北方邊墻最重要、最關鍵的戍邊王,對于長安朝堂的忠心、服從性,都必須挑不出半點毛病!
于是,便有了劉如意之后的先后兩代趙王,因為近乎同樣的原因,被各自的呂氏王后給害死。
這個邏輯很簡單:呂太后給趙幽王劉友、趙恭王劉恢,都先后送去了一位呂氏王后。
既然是出身呂氏,那兩位趙王的王后,便都是呂太后的族親、太后的眼線。
這二位趙王對各自王后的態度,從某種意義上,也就是這二人對呂太后的態度。
——趙幽王劉友,選擇冷落自己的王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