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2章寇可往,我亦可往~!
在這個時代,黃河還不是‘黃’河,而是華夏民族公認的母親河:大河。
在黃河——即大河上游,后世的黃土高原,如今尚還是成片的草原,乃至叢林。
大河之水尚還清澈;
與后世的‘黃河’相比,這個時代的大河,可謂是有百般不同。
唯一與后世‘黃河’如出一轍的,是那波濤洶涌的巨大水流,單就是讓人聽到那水流行動,便不免會生成一股源自靈魂深處的恐懼。
——怕水,是人類在內的所有靈長類生物,源自于靈魂的本能恐懼。
即便生存離不開水,甚至文明出現后的農耕、畜牧也都離不開水,人類對水資源,都始終懷揣著最高的敬畏。
因為早在遠古,乃至原始時期,大自然的殘酷便將‘水’的恐怖,纂刻進了人類的靈魂,乃至基因傳續之中。
而在這個時代的華夏大地,除去東、南沿海地區,是對海洋懷揣最高敬畏外,長期居住在內陸的人——無論是中原的華夏農耕文明,還是草原上的游牧文明,都是對大河懷著最高的敬畏之心。
在關中東門戶:函谷關外,東西流向的大河,讓函谷關成為了當今天下,乃至華夏歷史數一數二的雄關。
即便到了后世,雄關函谷,也依舊享有一夫當關,萬夫莫開之美譽。
在遼闊的關東地區,大河的各支脈,更是滋潤了那片相較于關中、巴蜀更貧瘠的土地,養活了大半個華夏文明。
甚至于草原。
甚至于游牧民族前后數千年的棲息地:草原,也依舊是靠這條華夏文明的母親河,才擁有了第一塊極度適宜的牧場。
——河套。
也被如今的漢人、被如今的華夏文明稱之為:河南地。
其地風景秀麗,雖說不上四季如春,也至少是氣候適宜;
即便到了凜冬臘月,也總還能讓住在氈帳里的游牧民族,不必擔心一覺睡去,便要與世長辭。
時值秋八月下旬,大河依舊波濤洶涌,草原依舊萬里青綠。
并未跟隨單于庭攻掠馬邑,而是負責留守的幕南各部——主要是依附于右賢王,即匈奴八柱‘右四柱’的各部族,也終于忙完了一整日的忙碌。
——或是找友人,亦或是鄰居部族的舊相識摔了場跤、打了場獵;
或是同自己帳中,亦或是他人,乃至其他部族的女人,滾了一場酣暢淋漓的草皮。
總而言之,又是枯燥、乏味,卻又無比充實、愉快的一天過去。
到了晚間,青壯們身著胡袍,腰系胡刀,齊聚于部落營地的中心地帶,圍坐在篝火邊上。
草原今年的狀況很不錯。
經過去年——乃至過去幾年的‘大亂斗’,無數鮮血、骨肉滋養著草原,讓今年的水草格外肥美、豐盛。
牛羊都畜夠了肥膘,每日擠出來的奶,都夠牧民們給奴隸也分出一些!
馬匹健碩非凡,撒丫狂奔小半日,都還能有力氣在黃昏時分‘伺機而動’,尋個俊俏的小母馬共度良宵。
牲畜尚且如此,支配并擁有著這些牲畜,且幾乎不需要承擔生產、勞作任務的牧民青壯,自然更是容光煥發,精神頭十足!
圍聚在篝火邊,看著部落的女人們圍著篝火翩翩起舞,牧民們也慷慨的拿出珍藏許久的肉干,就著頭人難得賜下的馬奶酒——大口吃肉,大口喝酒,好不快活。
從某種意義上來講,這樣一幕,和中原農耕文明,于秋收之后大擺宴席,普天同慶是一樣的。
都是一派安寧、祥和。
只是沒有人注意到:恰恰是在這篝火晚會的氛圍愈發熱烈,月光也愈發明亮的黑夜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