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但如今的匈奴單于庭,還有余力在河西殺雞儆猴,以血立威嗎?”
喃喃自語著,劉榮不由又是自顧自搖頭一笑。
——去年年末這一場河套-馬邑戰役,事實上并沒有對匈奴人的有生力量,造成太過明顯的打擊。
尤其是在河套戰場,匈奴人根本就沒死多少戰士!
呃,如果拋開匈奴人,從此失去了河套,外加那十幾二十個部族的事實不談的話……
一場兩面開打的戰役,匈奴人實際上的傷亡人數,很可能和去年年初,那場由匈奴右賢王伊稚斜主導的朝那之戰差不多。
單論軍事實力,匈奴人并沒有因為這場戰爭,而受到太大的影響;
若是想,匈奴單于庭完全可以,也完全有能力通過對河西地區的軍事行動,來延長自己對河西地區的統治期限。
但漢家奪得河套最值得高興,同時,也最讓匈奴人坐立難安的,并不是這場戰爭中的損失;
而是有了河套之后,漢家發動的下一場對匈戰役,將極大可能讓匈奴人,遭受無法想象的巨大損失。
比如河西;
比如高闕;
比如,高闕身后的幕南,以及匈奴人部署在幕南的政治中心:龍城……
“開春之后,軍臣~”
“嘿;”
“頂多也就是在高闕叫囂一陣,而后便又是派使團來長安,對朕許愿。”
“至于之后么……”
···
“嗯……”
“我漢家拿不下高闕,他軍臣,也奪不回河套。”
“兩家大抵會在博望-高闕一線隔大河而相望、對峙,直到其中一方懈怠。”
“——軍臣老賊,是斷然無心,去搭理河西那些上躥下跳的部族的。”
“說不定此刻,軍臣就在期盼朕能一鼓作氣,將博望一線的軍隊調往河西,好給他軍臣可乘之機呢……”
想到這里,劉榮的嘴角之上,只油然生出一抹令人脊背發寒的譏諷笑意。
“但朕手里,可不止這點軍隊啊……”
“博望一線的北地方面軍,可遠遠不是朕的全部家底……”
···
“嘿,嘿嘿……”
···
“葵…夏雀啊;”
“去把中郎衛青喚來。”
“——淮陰兵書,這也看了個把月了;”
“朕,得好生考校一番……”
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