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去這五十多年時間里,在漢室‘無為而治’的政治大環境下,涌現出了無數像石奮這樣,沒有半點主觀能動性可言,純靠執行上峰指示,把官做的越來越大的‘庸人’。
從最初,蕭規曹隨,規勸孝惠皇帝不要做任何改變,完全保留太祖皇帝、蕭相國所制定的政策,一切如故便是成功的漢相曹參;
到后來,對呂太后的種種不合理規劃予取予求,一會兒被擺成s形,一會兒被擺成m形的漢相陳平、太尉周勃。
再到太宗孝文皇帝年間,憑借數十年如一日的恭順,一路從太祖高皇帝時的小吏,爬到二千石之高位的萬石君石奮家族。
以至于到了先帝年間,出了一個純靠道德高尚做官,并最終官至九卿的塞侯直不疑……
只能說,時勢造英雄。
什么樣的時勢,就會造出什么樣的‘英雄’。
國朝新立,篳路藍縷,便會涌現出一群才華卓絕的猛人,也就是后人口中的開國元勛;
天下承平,國泰民安,則會冒出一位位‘治世能臣’,即名臣、明相。
官僚腐敗,王朝暗弱,自也會萌生出一批野心勃勃之輩,想要從腐朽的王朝身上咬下一口肉,好壯大自身,并最終改天換日,繼續一個新的輪回。
而過往這五十多年,漢室整體的政治大環境,便促生了一批又一批石奮這樣謹守本分,完全可以貫徹‘無為而治’之綱要,卻也因此,不具備任何‘做事’能力的官員。
這樣的官員,說不上好或壞。
至少在過去幾十年,這些官員成為了漢家‘無為而治’‘休養生息’之大政最堅實有力,同時也是最值得信賴的執行者。
但到了劉榮這一朝,漢家整體的政治大環境,明顯是要出現一些翻天覆地的變化了。
——無為而治,到此為止;
——休養生息,大功告成。
接下來要做的,不再是‘無為而治’式的低調發展、積蓄力量,而是大力發展,大步邁進,迅速強大自身。
如今的漢室,也不再需要休養生息,而是已經結束了休養生息這一進程,即將邁入下一個王朝階段:厚積薄發,君臨天下!
這樣的轉變,自然也需要官僚群體的整體畫風,需要作出相應的改變。
只是這樣的改變,并非一朝一夕,又或是劉榮一紙詔書所能促成。
就拿石奮這個人舉例——石奮本人,已經是‘病入膏肓’,極具‘舊時代’特色,根本不可能改造的老派官員;
拜石奮所賜,石氏二代子弟四人,也無一例外都是小一號的石奮。
所以,要想讓石氏一族,出一個讓劉榮能用著順手的新生代、新思想的官員,至少要等石奮故去,石氏二代子弟淡退出朝堂,且下一代子弟能不受父祖影響,成長為符合時代發展、符合大環境新生態的樣子。
劉榮顯然等不了那么久;
所以石氏一族,在劉榮在位這一朝,將迎來不可避免的衰敗。
要想重新崛起,重新躋身朝堂,那就要看石氏三代、四代子弟,能否趁著父祖還能為自己提供些許政治資源的時間點,涌現出幾個像樣點的能臣干吏。
若是不能,那到了五代,石氏恐怕就會衰落到即便有青年才俊涌現,也無力為其保駕護航,將其托上朝堂的程度。
說回正題。
劉榮要著手布局鹽鐵,少府內帑是重中之重,少府卿就是怎么都繞不過去的一個關鍵人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