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徹侯食邑千戶,年收入頂多二十萬錢;
商人家財百萬,光是躺著吃利息,每年就能吃最少二十萬錢。
都是二十萬錢的年收入,前者是朝堂所封的徹侯,那后者,自然也能被民間百姓,在心里‘封’為高人一等的特殊人群,并稱之為:素封了。
劉舍清楚地記得,在‘素封’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在未央宮內的時候,無論是當時天子啟,還是時任監國太子劉榮,面色都并不是很好看。
先帝爺聞之色變,面色陰沉的能滴出水來,氣兒縷不順,愣是把監國太子罵了個狗血淋頭——哪怕這件事,和當時才剛監國不到一年的當今劉榮沒什么關系。
而今,‘素封’這個說法出現才過去短短三年多,不到四年的時間;
朝堂中央借著鹽鐵官營的前期準備工作,捎帶手做了個商人群體普查,居然意外發現漢家的大本營:關中,居然已經出現了二百九十多家‘素封’?
要知道太祖高皇帝始封,正兒八經有開國從龍之功的元勛功侯,都不過一百四十五家而已!
自有漢以來,凡五十余年,算上太祖高皇帝封的那一百五十來家元勛功侯,至今為止,漢家封出去的徹侯爵位人次加起來,都沒有二百九十個!
更別提那四十多家家財千萬,理論最低年收入,能和萬戶侯的封國年租稅不相上下的‘素封plus’,以及那七門家財萬萬的‘素封pro·max’了。
漢家可從來都不鼓勵、提倡行商!
僅僅只是不過分壓制、限制而已!
甚至就連‘不過分限制’,也僅僅只是太宗孝文皇帝年間開始的事,距今才不過三十多年!
三十多年的時間,漢家居然就出現了二百九十多家‘素封’?
天知道劉舍確定這個數字沒有統計錯誤時,心里有多么絕望。
——自‘素封’一詞誕生至今,這總共不到四年的時間,和劉舍的丞相任期可是高度重合!
哪怕真相并非如此,也肯定會有人將‘素封’們的泛濫,和劉舍擔任丞相掛上鉤。
咋你劉舍做了丞相,我漢家就有‘素封’了?
光是有就算了,你才做了幾年丞相,曾經還是個新鮮詞兒、稀罕物件的‘素封’,都快在關中泛濫了!
若是再讓你做幾年丞相,讓關中再冒出千兒八百家‘素封’,那還得了?
一旦劉舍應對不當——甚至哪怕劉舍應對的足夠優秀,但凡當今劉榮不出手拉上一把,劉舍最樂觀的結局,也至少是辭官下臺。
再結合如今漢室的社會風氣,一個非但沒能在任上終老,甚至還引咎下臺的丞相,是九成九會在下臺后的當天晚上,吃下一塊能為自己保留最后些許體面的金塊的……
“速速通傳!”
于是,劉舍不出意外的,出現在了未央宮外。
——現在這狀況,放在任何一位漢相身上,都無疑是一場非同小可的危機。
偏偏劉舍即不是漢家傳統意義上的軍功侯,也不是漢家逐漸成熟的‘內史-御史大夫-丞相’這個路線鍛煉出來的政務人才。
遇到如此危機,換個人或許還有其他選擇;
但劉舍,卻只能第一時間抱上漢天子的大腿,跪求劉榮庇護。
只是略有些出乎劉舍預料的是:劉榮對于‘素封’這個詞的感官,似乎比先帝老爺子要溫和不少。
有那么一瞬間,劉舍甚至覺得劉榮今天的反應,比當年聽到‘素封’二字的監國太子的反應,都肉眼可見的溫和了不少……
“喔~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