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么,在長安城固有的宵禁、門禁制度下,‘毫無預知的倉促應對’,意味著長安城內一旦發生任何風吹草動,長安各城門的守備力量,便都會第一時間遵循本能,關閉長安各城門。
關閉城門,意味著什么?
——意味著因為軍營分別在長安南郊、北郊,而分別被命名為南軍、北軍的唯二兩支禁軍,無法第一時間從城外的軍營涌入長安城,以迅速鎮壓叛亂!
或許有人會說了——這不純純扯淡嗎?
就算城門關了,那城外的禁軍要入城平叛,難道城門還不能重新打開了?
答案是:當然能開。
但不能立馬開。
理想的狀態當然是:城內發生動亂,各城門第一時間關閉,城外的南北兩軍隨即開抵城門外,然后城門開,禁軍入,叛亂平。
但實際情況卻是:禁軍得到消息來到城門外,呼號著讓城里的人開城門、迎禁軍入城平叛;
結果城門內、城墻上的戍卒,都在狐疑的打量城外的禁軍將士,有沒有袒露哪條胳膊……
是的。
自從當年,周勃一句‘劉氏左袒’,就在沒有調兵詔書的情況下,憑‘偷來’的虎符把整支北軍帶進長安,并在南軍的守衛下攻破未央宮之后,南北兩軍入城平亂,也不再是打聲招呼那么簡單的事了。
——你怎么證明你是入城平叛,而非加入叛軍作亂?
要知道當年,周勃率領上萬袒露左臂,嚎著‘匡扶劉漢社稷’的北軍將士,最終攻破的,恰恰是少帝劉弘所在的未央宮!
咋?
合著劉氏左袒的‘劉’,就不是少帝劉弘的‘劉’了?
所以,當長安城內發生暴動時,長安城各處城門才會第一時間關閉。
之所以要關城門,防的,卻不全是——甚至不主要防叛軍的外援;
而恰恰是防平定暴亂的主要力量:南、北這兩支禁軍!
如此一來,情況就變成了:長安城內發動暴亂,各城門第一時間關閉,漢室中央即需要南北兩軍盡快入城平叛,同時又要盡可能謹慎的放南北兩軍入城,以免這兩支禁軍,再度成為政變者利用的武裝力量。
為了確保萬無一失,兩支禁軍需要在城門外等候‘審核’,等審核通過了才能入城。
故而,劉榮才會說:如果長安城內真的發生了聲勢浩大的政變,那叛軍會有一成的概率成功。
——歷史遺留問題,以及制度的不完善。
其二,則是如今漢室盛行的賄賂之風。
早在尚還只是皇長子,連太子都不是的時候,劉榮就已經見識到了這個時代,貪污之風究竟有多么猖獗。
一個太監,但凡有點權柄,你不給他送錢打點,他就敢給你上眼藥!
記住:這話,是曾經的皇長子劉榮說的!
反之,你給他塞錢,他雖不會再壞你事兒,卻也會到處消費你的聲譽——逢人便說:瞧,皇長子給的;
連皇長子都得給我塞錢、都得給我三分薄面,你又是個什么東西?
禁中尚且如此,出了宮門,那更是不得了。
你去拜訪某個權貴,若遞上拜帖時,不順帶給門房塞點錢,人家不搭理你都是輕的;
說不定人家門房,把這事往權貴那兒一說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