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她往往擺不清自己的位置,以為自己有天子寵愛,就可以唯我獨尊,為所欲為了。
過去,她是栗姬的身份,擺著皇后的架子,那自然是囂揚跋扈。
但如今,她真有了栗太后的身份,那她做的一切,就都顯得合情合理了。
最主要的是:不知劉榮用了怎樣的方式,讓栗太后過往幾年,對竇老太后那是早晚拜會、探望,要多恭敬有多恭敬;
這就使得竇老太后,即便是有心挑點毛病,也有些挑不出來了。
——想當年,薄太皇太后還在的時候,竇老太后可是連兄終弟及、與立梁王這等逆天的念頭都動過!
相比起當年的自己,如今的栗太后,實在是再老實、再本分不過了。
竇老太后如是想著。
也是由于婆媳相處融洽,故而,對于栗太后平日里無腦護崽的舉動,竇老太后也基本都是樂見其成,老懷大慰。
但今天不行。
今天,不行……
“皇帝,果真是身子骨硬朗。”
“——這牙口好的,都能啃的動我漢家的高皇后了?”
“也算呂太后有福~”
“皇帝誕世之時,呂太后早已宮車晏駕。”
“若不然,皇帝怕不是要啃活著的呂太后,而非故去的漢高后了?”
礙于竇老太后的淫威,劉榮對母親栗太后的招呼,并沒能換來母親的答復。
反倒是老太后直入主題的一番話,讓劉榮搖頭苦笑之余,不免感覺恍如隔世。
——這熟悉的配方,這熟悉的味道!
專屬于竇老太后,卻也曾偶爾出現在先帝老爺子身上的陰陽怪氣;
味兒還是那么正。
為還是那么誅心,且語不驚人死不休……
“皇祖母,言重了。”
“言重了……”
對于老太后的牢騷,劉榮自然是不好硬剛,便只能順著話頭,先哄老太太冷靜下來。
又一陣沉默之后,感覺老太太情緒穩定一點了,劉榮才深吸一口氣,小心翼翼間,試探著給出自己的理由。
“自太宗皇帝除《津關》之禁,又許天下商賈往來各地、互通有無,凡工商之利,便愈發成為我漢家,不容忽視之一大入項。”
“——前有齊國,坐要道樞紐而擁工商之利,日進斗金,得以速強。”
“后又吳王劉濞等,以錢、鹽之利,而為叛漢作亂之資。”
…
“春秋之時,管仲憑漁鹽之利而強晉,助桓公九框諸侯,稱霸天下。”
“今反以諸侯謀工商之利,而朝堂中樞不能為~”
“——此,非本末倒置邪?”
“非以強國之策行于諸侯,而因金布之律,使宗廟、社稷堪危,更再無強盛之日耶?”
如是一番話,算是大致表明自己的立場,劉榮便適時止住話頭,默默等候起老太后的答復。
——究竟怎么一回事兒,劉榮為何要這么做,不用劉榮說,老太后心里都門兒清。
相較于說服,還是讓老太后自己想通,對劉榮而言更保險、更穩妥,也更現實一些。
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