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來嘞。”
從中間屋子里走出一個五十多歲大娘。
她身上系著翠花的藍色圍裙,看的出來年輕的時候至少算個村花。
“客,屋里頭坐。”
大娘笑臉相迎,李仕山也趕緊上前打了招呼。
眾人在中間屋子的堂屋坐下,一個二十多歲,皮膚有些黑,長相普通的姑娘端著茶盤就走了過來。
她很是小心翼翼地給李仕山和趙剛端上茶,然后離開。
肖平志介紹道:“這我小女,叫同梅。”
聽到介紹,李仕山心里琢磨了一下。
同遠,同安,同梅,都是“同”字輩。
李仕山不由問道:“肖支書,你們家和肖同將可是一家?”
坐在一旁的將同安立馬說道:“你說同將哥啊,他娘和我大伯是堂兄妹,是我的堂姑祖母。”
李仕山聽得腦子一團麻線,梳理了一下才明白過來。
這時,趙剛側身到李仕山耳邊小聲說道:“書記,我怎么聽糊涂了。”
李仕山低聲說道:“肖主任的母親姓肖,他父親應該是上門女婿。”
“哦。”趙剛這下就明白過來。
李仕山也趁著這個機會詢問起肖同安來,“你同將哥,平時是個怎么樣的人啊,說說唄。”
聽到這話肖同安就來了精神,陪著一上午了,都沒怎么說過話,這可把他憋壞了,現在李仕山一問,立馬滔滔不絕地說了起來。
“我同將哥,那肯定沒得說,是我們村遠近聞名的大孝子......”
在肖同安的講述下,李仕山這才了解到肖同將的經歷。
正如李仕山所說的那樣,肖同將的父親是外鄉人,因為家里窮做了肖家的上門女婿。
在肖同將十六歲的時候,父親生病去世,留下了他們孤兒寡母。
也就這一年,肖同將考上了安江師范學校。
可是家里因為給父親看病已經花光了所有積蓄,已經沒錢給肖同將交學費了。
是肖志平出錢資助了肖同將完成了學業。
肖同將也很刻苦,畢業的時候成績排名全校第三名。
這個成績足以讓他進入市里比較好的學校當老師。
當時他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績畢業,本來可以留在市里當老師。
可是肖同將卻毅然決然地選擇回到家鄉做一名鄉干部。
一來是為了照顧母親,二來是為了能報答家鄉。
聽完肖同將的經歷,趙剛忍不住夸贊道:“肖主任確實有孝心,懂得感恩。”
李仕山點點頭,臉上也是贊許之色。
不過在他心里可并不是完全相信。
畢竟這些事都是他們肖家人的一面之詞。
具體肖同將是個什么人,還需要多方打探,交叉驗證才行。
聊完了肖同將的經歷,就看見肖同遠搬了一張桌子放在了堂屋的中央。
緊接著肖同梅和她母親端著燒好的菜放到了桌上。
午飯很是豐盛,有雞有魚,滿滿一桌。
肖志平開始招呼起來,“書記,趙師傅,快入座。”
李仕山看著滿桌的美味佳肴,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:“肖支書,你這也太隆重了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