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是?6?8,經濟發展指標?6?8:包括人均居民收入、收入增長、社會就業、進出口等。
二是,?6?8社會發展指標?6?8:包括教育、衛生、環境、治安等。
三是,?6?8政治發展指標?6?8:包括制度安排和制度創新等。
第一條和第三條唐博川都在穩步推進,只有教育這塊讓他有些發愁。
黃嵐縣一直都是教育弱縣,每年高考成績在全市都是墊底的。
唐博川即使投入大量的資源,想要短時間見到成效那是不可能的。
現在漢南大學和篤志集團聯合開辦的私立高中建在了黃嵐,那就意味著這所高中的成績就是黃嵐的成績。
那黃嵐縣在教育這塊可算是一個質的提升,絕對是雪中送炭。
唐博川興奮地說道:“山子,真有你的。”
李仕山提醒道:“老唐,別顧著高興了,趕緊安排人過來對接這個事情吧,別夜長夢多。”
“對對對,我這就通知招商局的人立刻趕往省城。”
被李仕山一提醒,唐博川立馬掛斷電話打給了招商局長。
“蔡局長嗎?我是唐博川......”
第二天一早,招商局長蔡永勝帶著十個人的團隊就到了省城,開始和篤志集團展開了談判。
在李仕山的帶領下,經過了三天的磋商,建校的事情算是塵埃落定。
敲定了合作并不是代表萬事大吉。
建校可是一件大事,許多事情都需要縣里多個部門配合。
李仕山很擔心,有些部門把篤志集團當成一只肥羊,上下其手,狠狠地宰上一刀。
要是讓這種事情發生,那不僅僅是樺櫟鎮的損失,更是破壞了黃嵐縣的營商環境。
一路風塵仆仆地趕回黃嵐,唐博川時隔半個多月,再次看見好友。
看著李仕山又黑又瘦的模樣,他是又開心又心疼。
“山子,你怎么瘦了這么多。鎮上工作讓你受苦了。”唐博川捏著李仕山的胳膊,一臉地心疼。
“別,少在這里惺惺作態。”
李仕山一臉嫌棄地拍掉了唐博川的手,說道:“比起給你當秘書那會兒,操心操肺,我這個書記當得不要太舒服啊。”
再一次聽到李仕山的調侃,唐博川哈哈大笑起來。
這熟悉的感覺又回來了。
兩人坐在沙發上,抽著煙,喝著茶,聊起了彼此的近況。
李仕山也把自己的對樺櫟鎮未來的規劃詳細地講述了一遍,重點就在人員改革方面。
唐博川聽完后,有些納悶地說道:“山子,我有些搞不明白你怎么想的。像嚴斌留下的殘余勢力,姜浩欣、范衛兵之流,我直接把他們調走好了,你何必這么麻煩慢慢收拾呢。”
李仕山解釋道:“收拾這幾個人確實簡單,我手里有孫焱給我的一些資料。可是這樣一弄,下面人就以為我靠的還是你,那我的權威還是不足以服眾。”
“我這次干部改革觸動到太多人的利益了,沒有足夠的權威,下面人真的會造反的。我要拿這幾個人,殺雞儆猴,震懾宵小。”
“只有跳出來反對我的人足夠慘,那我后面推進改革的過程才會更加地順利。”
唐博川聽完后摸了摸下巴,“山子,你小子是越來越陰險了。”
“我這叫陽謀,光明正大的陽謀。”李仕山糾正道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