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是,那言提醒道:“仕山,別急。正式的名單和人員,很快就會有更詳細的通知過來。現在急也沒用。”
李仕山猛然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了,連忙深吸一口氣,平復一下心情,心里念叨一句。
“或許是因為太在意白朗的緣故吧。”
那言似乎也想到了什么,又問道:“對了,市長那邊呢?通知里有沒有提趙孝榮市長是否一同返回?”
田威再次微微搖頭:“書記,關于趙市長……通知里沒有提及。”
李仕山的眉頭不自覺地皺得更緊。
按照現在的時代背景,官場“權責對等”邏輯。
市長因直接指揮安全生產,更易被行政問責;市委書記因干部管理與監督職責,更多接受黨紀追究。
也就是說,保康這起重大安全事故,趙孝榮的責任應該比洪華更重。
難不成,趙孝榮直接在省里被接受調查了。
隨即,李仕山就拋棄了這個不切合實際的假設。
他有種預感,這次事故,就算是洪華有事,他也會安然無恙。
此時那言已經開始最后的部署分工,全力迎接檢查組的相關事宜。
“郭書記,”他看向郭志鵬,“你辛苦一下,重點監督剛才會議布置的各項工作落實情況。”
“尤其是各部門自查自糾的成效,必須盯緊!任何陽奉陰違、敷衍了事的行為,紀委要第一時間介入!”
郭志鵬沉穩地點頭:“明白,那書記。監督執紀,是我們紀委的職責。”
“仕山,”那言的目光轉向李仕山,帶著關切,“你那邊,重中之重,還是事故處理的全流程。”
“昨天應急響應的每一個環節、每一步決策、所有記錄、報告、簽字……必須再梳理一遍,確保邏輯嚴密、程序合規、記錄清晰、無懈可擊。”
李仕山疲憊的臉上滿是凝重,用力點頭:“明白,我會做好。”
“好。”那言最后看向田威,“檢查組接待保障、行程對接、信息溝通,由我親自牽頭,務必做到周全、細致、穩妥。”
分工明確,時間緊迫。
三人不再多言,眼神交匯間,各自起身向著不同的方向奔去。
下午三點五十分,保康市高速出口。
寒風凜冽,云層壓得很低。
那言領著安監、公安等部門主要負責人,站在不遠處,目光都聚焦在高速出口的方向。
此時,兩輛考斯特緩緩駛出收費站閘口,徑直駛向迎接的人群,最終在眾人面前穩穩停下。
車門打開。
首先下來的是一位身材不高、戴著金絲邊眼鏡的中年男子。
他面色沉靜如水,目光掃過迎接的人群,沒有任何情緒波動。
他正是省安監局局長、此次“2·11”重大爆燃事故調查組的組長莊遠行。
在莊遠行身后走出來的是洪華。
洪華明顯憔悴了許多,眼袋深腫,但腰桿依舊挺直,眼神帶著揮之不去的陰霾。
他看到那言等人,微微頷首,但并未多言,只是默默地站在一旁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