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面,政府方面也派出了重量級代表團,包括幾位部長、軍方高層,以及一些專家學者。
“歡迎各位異能者代表。”主持談判的是副總理王明,一個看起來溫和但眼神犀利的中年人,“今天這場對話,對于我們國家乃至全人類都具有重要意義。”
“我們很榮幸能夠坐在這里。”王也代表異能者方面回應,“希望通過今天的對話,能夠找到真正的解決方案。”
“那么,我們先談談最核心的問題。”王明直入主題,“如何確保異能者不會對社會造成威脅?”
“這個問題的前提就是錯誤的。”林震有些激動,“異能者本身就不是威脅。”
“但歷史上確實發生過異能者傷害普通人的事件。”國防部長嚴肅地說道,“我們必須有相應的防范措施。”
“那些事件的背景是什么?”王也平靜地問道,“是異能者主動攻擊,還是被逼到絕境后的反擊?”
會議廳里一片沉默。
確實,大部分異能者傷人事件都是在被巡查者追捕過程中發生的。
“即便如此,我們也需要一套管理體系。”民政部長提出,“比如異能者登記制度,定期檢查,能力限制等等。”
“登記可以理解,但限制能力就過分了。”艾莉反駁道,“這相當于要求一個人不能使用自已的天賦,這公平嗎?”
“可是異能者的天賦太危險了。”一個專家說道,“一個火系異能者一怒之下就能燒毀一棟樓。”
“一個工程師設計錯誤也能讓一棟樓倒塌。”陳教授冷靜地說,“我們會因此禁止所有人學工程嗎?”
談判進行得很激烈,雙方在很多問題上都存在分歧。
政府希望建立嚴格的管控體系,而異能者們要求平等的權利和自由。
“各位,我有個提議。”王也在爭論中開口,“與其討論如何限制異能者,不如討論如何發揮異能者的作用。”
“什么意思?”王明問道。
“異能者的能力可以為社會帶來巨大的益處。”王也說道,“比如治療系異能者可以幫助醫院救治病人,預知系異能者可以預測自然災害,元素系異能者可以參與環境治理。”
“這個想法很有趣。”一位科學院的院士點頭,“確實,如果合理利用,異能者可以極大地推動社會發展。”
“但關鍵是如何確保他們愿意為社會服務,而不是為個人謀利。”國防部長還是很謹慎。
“這就需要建立一個公平的制度。”王也說道,“異能者為社會貢獻,社會也要給異能者相應的回報和尊重。”
“具體怎么操作?”
“成立異能者服務委員會。”王也提出了一個詳細的方案,“由異能者和普通人共同組成,負責協調異能者參與社會服務的事務。”
“異能者可以根據自已的能力選擇服務方向:醫療、救援、科研、環保等等。政府提供相應的培訓和支持,異能者則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。”
這個提議讓在場的人都眼前一亮。
“這樣既發揮了異能者的作用,又給了他們正當的社會地位。”民政部長思考著說道,“可行性很高。”
“但還有一個問題。”教育部長提出,“異能者的教育怎么辦?特別是那些剛覺醒能力的孩子。”
“建立專門的異能者學校。”艾莉回答,“不是為了隔離,而是為了給他們更好的教育。”
“既要學習普通的文化知識,也要學習如何正確使用自已的能力。”張明補充道,“最重要的是學習如何與普通人和諧相處。”
“老師怎么安排?”
“異能者和普通人教師相結合。”陳教授說道,“我愿意參與這個教育體系的建設。”
談判持續了整整一天,雖然還有很多細節需要商討,但大方向已經基本確定。
雙方都表現出了合作的誠意。
“今天的對話很有成果。”王明在結束時總結道,“我提議,我們成立一個聯合工作組,具體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實施方案。”
“同意。”王也點頭,“但工作組的組成必須是平等的,異能者和普通人各占一半。”
“沒問題。”
談判結束后,王也和其他異能者代表走出人民大會堂。
外面聚集了大量的記者和民眾,他們都在等待談判的結果。
“王也先生!請問談判進展如何?”宋雨第一個沖上來采訪。
“很順利。”王也對著鏡頭說道,“我們達成了初步共識,將會建立一個異能者與普通人共同參與的新體系。”
“具體是什么樣的體系?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