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但要成為真正的調解者,天賦只是起點。更重要的是智慧、同理心和責任感。”
“在接下來的訓練中,我和我的伙伴們會教導你們我們所學到的一切。”
“但首先,我要給你們上第一課。”
王也揮手,周圍的環境開始變化,所有人被傳送到一個模擬空間中。
“這是一個模擬的沖突場景。”王也解釋道,“兩個村莊因為水源問題產生了矛盾。”
場景中出現了兩個村莊,中間有一條河流。
“上游村莊想要建大壩蓄水,保證自己的灌溉。”王也說道,“但這會導致下游村莊缺水。”
“下游村莊反對建壩,要求保持現狀。但上游村莊說他們也需要發展。”
“雙方爭執不下,即將爆發武裝沖突。”
“現在,你們分成兩組,分別代表兩個村莊,試著找到解決方案。”
年輕人們分成兩組,開始討論。
艾莉這一組代表上游村莊:“我們有權利發展!建大壩是合理的需求!”
凌霜那一組代表下游村莊:“但你們的發展不能建立在我們的生存危機上!”
雙方爭論越來越激烈,幾乎要動手。
“停!”王也喊道,“你們看到問題了嗎?”
“什么問題?”艾莉疑惑。
“你們陷入了二元對立思維。”王也指出,“認為只有兩個選擇——要么建壩,要么不建。”
“但實際上,還有第三條路,甚至第四條、第五條路。”
“比如?”艾文問道。
“比如,建一個小型的、可調節的水壩,既能蓄水也不會完全截斷下游。”王也說道。
“或者,開發雨水收集系統,減少對河流的依賴。”
“或者,兩個村莊合作建立共同的水利系統,共享資源和收益。”
“關鍵在于,不要把注意力放在'誰對誰錯'上,而要放在'共同的需求是什么'上。”
“雙方的共同需求都是水源,那就一起想辦法解決水源問題,而不是爭奪現有的水源。”
年輕人們恍然大悟。
“原來如此...”小葵喃喃道,“不是二選一,而是找到新的可能性。”
“沒錯。”王也點頭,“這就是調解的核心思維——超越二元對立,尋找共贏的可能。”
“但這只是最基礎的一課。真正的挑戰要復雜得多。”
“現在,讓我們開始正式的訓練。”
接下來的日子里,王也和他的伙伴們對這些年輕人進行了系統的訓練。
林清影教導他們情感智慧——如何理解和管理自己及他人的情緒。
“調解者會面對各種極端情緒——憤怒、恐懼、絕望。”林清影說道,“你們必須學會在情緒的風暴中保持平靜,同時又不失去同理心。”
蘇烈教導他們勇氣與原則——什么時候該堅持,什么時候該妥協。
“勇氣不是魯莽,而是在恐懼中依然前行。”蘇烈說道,“但勇氣也需要智慧的引導,否則就會變成固執。”
林星辰教導他們邏輯分析——如何在復雜的信息中找到關鍵。
“每個沖突都有其深層原因。”林星辰說道,“表面的爭執往往只是癥狀,你們要學會追根溯源,找到真正的病因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