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下的記者快門按個不停,深恨手指不夠多,攝像師也不負所望,不落下一個鏡頭。
寶珠臺的司儀催明旭夠了,可以了,別表演了,要開打了。
明旭意猶未盡地收拳,右手成拳,左手成掌,給四方觀眾行了一個揖禮。
一聲開始后,明旭與馮子棟拉開了架式,兩人對打的竟是詠春拳。
胡霄霄第一次知道,明旭竟會這么多門武術,正好聶金龍在旁邊,便與聶金龍聊了起來:“明旭竟然也會詠春拳,以前都沒看他打過。”
聶金龍笑道:“明旭所有的武術就數詠春拳學得最好,不過因為拍的多是武俠,又演劍客,所以一直沒有機會在電視機前施展詠春拳。”
“明旭會的武術真多。”胡霄霄感嘆道。
聶金龍說:“他一個沒有任何后臺的人能走到這一步,除了他能吃苦外,就是什么都會一些,抓住了現在武俠的市場。”
胡霄霄點了點頭,明旭的確能吃苦,又敬業,為了拍戲能活活把自己餓瘦的人——換了她可做不到,她拍戲就是為了吃好吃的,要是拍戲與吃二選一的話,她肯定要選美食,連猶豫一下都不會。
馮子棟也學過詠春拳,兩人的較量,出招迅速如電,身法輕靈,招式多變,雖然他們兩人都有表演的成份,但從他們交戰的拳腳勁道來看,兩人都是有真功夫的。
臺下的觀眾除了在電影、電視上看過這些片段,現實哪見過這場面?現在看的還不是短短的一些片段,也沒有隔著屏幕的距離,而是就在眼前,那連貫真實的拳腳,肉眼的視覺效果遠非隔著屏幕可比。
馮子棟幾個快拳打下來,明旭連退幾步,好似被打得沒有還手之力。
退到一定位置后,明旭悄悄瞟了眼攝像機的位置,見馮子棟追上來了,立即回擊。
明旭拳出如風,威猛迅捷,一套連環拳把馮子棟打得連連后退。然后,他又好像氣竭了被打得退回去。
馮子棟被這種時不時能贏一把的節奏打嗨了,越打越爽快。
他們打得爽,觀眾看得爽,唯一不爽的是寶珠臺的攝像師,他的鏡頭找不到人了!臺上的選手在離他很遠的位置打,他的攝像機根本抓捕不到好看的鏡頭,不是看到后背,就是看到半邊,可把他給急壞了。
寶珠臺攝像師一看不是辦法,想扛著攝像機往那邊趕去,可是觀眾們前面的看得激動,后面的想擠進來看得更清楚,人擠人的,別說扛著攝像機了,就是人都擠不過去。
寶珠臺的攝像師只能無奈地拍了一些邊角料。
與之相反的是,寶港臺的攝像機全場占據最佳機位,拍到的鏡頭全是有效鏡頭,有時雙方打著打著離鏡頭遠了,明旭又把馮子棟引回來繼續送角度送鏡頭。
胡霄霄站在攝像師旁邊,從明旭主控全場走位來看,她知道明旭贏了。
至于打多久,就看明旭想騷包多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