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然,夏露為了爭取到角色,也研究過胡霄霄。
戚維明卻說道:“你的演技的確很好,確實比胡霄霄優秀許多,但是,正是因為你的演技太好,所以沒有胡霄霄適合謝薇華。”
“這是什么道理?”夏露怎么覺得聽不明白戚維明的話?
戚維明說:“正是因為你的演技好,一看就知道是演的。而胡霄霄,就是謝薇華本人。胡霄霄很有靈性,她知道自己文戲的有弱點,所以她花費了許多功夫在塑造人物上,她成功了,她把謝薇華塑造出來了。”
一旦把角色塑造出來,代入角色進去,那么,她的一舉一動,不用演就是那個人。
戚維明眼睛毒辣,早就看出來,胡霄霄塑造謝薇華時取巧了。
她利用謝薇華的某些性情與她本人有相似之處,通過相似之處來代入謝薇華,把自己融入角色里,讓自己與角色不分彼此。言行舉止,行為習慣,都變成了謝薇華的言行與習慣。
與其說她是在演,不如說她在做,在做謝薇華。
這樣做有好也有壞,好的是能迅速進入角色,能把人物演活。壞的是,演完之后,演員不容易走出來,會被困在角色里,錯把自己的命運走成角色的命運,這種情況出現在很多的演員身上。
但演完以后的事,不是戚維明這個導演該管的事,他只看到胡霄霄與謝薇華極其契合。
同時,戚維明也暗暗納悶,謝薇安的設定是參考了一位名媛的原型,但這位名媛出身名門望族,是極有底蘊的家庭才能培養出來那樣自信張揚的女性。而胡霄霄的出身,沒聽說過家庭如何顯赫,她的自信與張揚,又是怎么養出來的?她的底氣來自哪里?
同樣的,這不是他一個導演該關注的事,他只關注他的劇,劇中的人物。
夏露演技好,表演經驗豐富,但也正是太豐富了,缺乏了靈性。她演的角色,很容易找到她以前表演過的人物的影子。尤其是夏露演過兩部民國劇,表演上有重復,沒有胡霄霄那種,讓戚維明感覺到全新的,空白的,像一張沒有描過的白紙,可以由著他這個導演盡情書寫,盡情刻畫出一個從所未有的人物。
胡霄霄說過那句,“只有不入流,或者沒有經驗的新人導演,才會借助于演員”,戚維明是非常認同的。他希望他的戲里,他導出來的角色,是由他為劇本調教出來的全新人物,而不是觀眾一看到劇里的角色,總是回憶起這個演員以前演過什么,以前也這樣哭,也這樣笑,讓觀眾覺得在看這個劇,也是在看另一個劇。
戚維明在工作上,是霸道的,是專橫的,他不希望他導出來的角色,帶有其他導演的痕跡。
“我演技好,表演經驗豐富,反而錯了?”夏露只覺得荒唐極了。
“對于一般的導演來說,演技好是優點,但對我來說,光有演技是不夠的。熟練的演技,不足以表演出我想要的東西。”戚維明惋惜地看著夏露,入圈這么多年,夏露的演技雖然見漲,但是,靈氣也消磨沒了。尤其是去了趟電影圈,以前他在她身上見過的靈氣,都找不到了。
夏露無法說服戚維明,見對方主意已定,她心中不甘,也無可奈何。“既在戚導決定了謝薇華由胡霄霄來演,那我就演安寶娟吧。”
戚維明遺憾地告訴她:“安寶娟已經定了優娜來演。”
“我演不了謝薇華,連安寶娟也演不了嗎?”
“優娜更適合安寶娟。”顧維明已給夏露定好了角色,“山本雅子這個角色,由你來演比較好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