鄧才良先給鄭平信表演了一段書法,一支毛筆在手,展開一張白紙,筆走游龍,一篇漂亮的文章就寫好了。
鄭平信拿過文章看了后,暗中贊嘆,又見鄧才良長得白皙瘦弱,斯斯文文。沒錯,這就是他心目中負心書生的形象,很適合演斯文敗類。
相比張洪文的武戲突出,鄧才良的武戲就平平無奇了,估計是體質原因,很多高難度動作完成得不夠好。
鄭平信很惋惜,怎么就不能把兩人的優點都結合在一個人身上呢?
“閻升榮!輪到你了!”
最后一名龍套名叫閻升榮,也是三人中長得最好看的一個,雖然不到三十,但出道已有十年有余。他十多歲就進了寶港臺的藝員培訓班,畢業后簽了五年的合同。
因為沒有人捧,他在電視臺坐了五年的冷板凳,合約一到期馬上離開寶港臺,來了電影圈打拼。但電影圈更加殘酷,他在電影圈待了這么多年,一直沒有機會出頭,都在跑龍套。
這一次機會,閻升榮將之視為逆天改命的機會,在鄭平信導演讓他出來考核時,武戲哪怕不是他所擅長的,但說跳就跳,說摔就摔,一點也不含糊。而且在做動作的時候,他兼顧了王世墨驚恐逃命的情緒。
鄭平信看得也認真了起來,在閻升榮表演完后,又加了一段戲讓他表演。加的這一段戲,就是王世墨小人得意,得意便猖狂的戲。
閻升榮先是演出書生的文質彬彬,然后眼神逐漸變化,由溫文爾雅漸漸地,遞進式地陰狠起來。
接下來一臉猖狂的奸相,表演得活靈活現,讓人一看就想揍他。
最后被逼走投無路,狗急跳墻的無恥行徑也演入骨三分。
“不錯。”胡霄霄很欣賞閻升榮的演技,可塑性很強,演技老練,細節處理非常細膩,這就是她想要找的人。
聽完閻升榮的自我介紹后,得知他這么多年來,一直沒有放棄磨煉演技,胡霄霄更滿意了,她就喜歡這種積累夠了,只等一個機會的人。
“鄭導,你怎么看?”胡霄霄問一直盯著回放的鄭平信。
鄭平信的眼睛這才從回放中移開,看向閻升榮的眼神,透著古怪。
“怎么了?”胡霄霄對鄭平信的奇怪表示不解。
鄭平信深深呼吸一口氣,問胡霄霄:“這么好的演技,他怎么一直在跑龍套?”
這個問題不用問閻升榮,胡霄霄自己就知道:“你今天才知道這個圈子不缺人才嗎?寶港的影視行業從70年代開始繁榮以來,到現在的九十年代,這么多年里有多少有夢想有天賦的人進了這一行,但是機會只有那么幾個。缺乏運氣的人,哪怕實力再強,也會被埋沒。”
“你怎么知道?”鄭平信不明白胡霄霄這么年輕,怎么了解得比他還清楚。
“見多了就知道。”胡霄霄在電視臺的時候就發現了,那些籍籍無名的藝員,他們之所以沒讓觀眾所熟悉,不是因為他們沒有演技,而是因為沒有機會。
她先前為什么能帶紅這么多不起眼的配角?靠運氣?不,是因為他們本來就很優秀,優秀的人得到機會,馬上就能讓人眼前一亮。
他們的成功讓胡霄霄知道,別看不起那些坐冷板凳的人,他們比任何人都想上進,沒有機會就算了,一旦有機會,扶搖直上。
而且,他們更珍惜機會,得到機會比任何人都賣力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