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要不,我明天再去星光電影一趟,問問公司的編劇手頭上有沒有新劇本?”董佩玉看完后,放下劇本,說。
“不用了,估計與這些不相上下。”胡霄霄的手指從一本本劇本中挑了挑,挑出一本來。
是一本題材有意思,但內容不太行的劇本。
原主角是男人,不過不是問題,改成女人就行。
“你要選這本?”董佩玉看過這一本,說:“這本劇本不行,寫得太粗糙,臺詞寫得也不夠老練,一看就是新人編劇的作品。”
“新人編劇有新人編劇的優點,他們雖然功力不夠,但是腦子夠新,想法夠天馬行空。”胡霄霄又翻了翻,說道。
行吧,老板喜歡,董佩玉便說:“那我找個有實力的老編劇把它改一改,用新人的構思,老人的筆力,兩相結合。”
胡霄霄贊賞道:“沒錯,就是這個想法。不過,你要去哪里找有實力的老編劇?”
“先看星光電影的老編劇能不能幫忙,不能的話,可以去請外援。”董佩玉腦子里已經在想打過交道的編劇中,有哪一個合適的。
有點難找,有實力的編劇看不上別人的劇本,更別說改別人的劇本了。到時辛苦寫好,還要加上別人的名字,勞動成果少了一半。如果不加,就成了剽竊,名聲盡毀,更不劃算。
而愿意干的,大都是新人,或者混得不怎么樣又缺錢的。問題是,混得不怎么樣,說明寫的劇本不行,請這樣的編劇能放心嗎?
“我有一個人選,你想辦法幫我把他挖過來。”
“誰?”
“梁家豐。”
董佩玉苦思一會兒,搖頭:“沒聽說過,是哪一家電影公司的?”
“季氏電影那邊的,季氏做電影早,公司內人才濟濟,但因為季氏太孤寒,競爭又激烈,很多人郁郁不得志,里面藏了許多人才。”這個梁家豐顯然也是被埋沒的人才之一,不然一個有牌面的編劇,是不愿意給別人改劇本的,還是只改一段劇本這種小活。
董佩玉很認同胡霄霄的話,季氏電影真是人才濟濟,電影圈很多名人都是從季氏出來的。許多有名的明星、導演、監制等,都曾在季氏打過工。
只不過季生真的太孤寒了,導致人才不斷出走,也導致季氏電影現在遠不如初,公司能扛票房的明星幾乎都被挖走。
有名氣,有作品的人,才有公司愿意去挖,而那些還沒有打出名氣,又沒有機會做出作品的人就難了。甚至有一些人,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那樣的能耐。
“你認識梁家豐?”董佩玉問道。
“不認識。”
“那你怎么知道這個人可以?”
“我看過一段劇本,是他給夏露改的戲,連戚維明導演都愛不釋手的一段劇本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