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洲素有野生動物王國之稱,兇猛強大的肉食性動物,種群龐雜的素食性動物。
想要在這片遼闊的大陸,生存下去并不容易。
世人常說猛獸總是獨行,牛羊成群結隊。
在非洲大陸,就連兇猛的獅子,都要成群結隊才能提高存活率。
落單的野牛會成為猛獸的盤中餐,成群的野牛卻是獅子的噩夢。
沒有人為因素干預的話,每年死去的獅子,至少有一半死于野牛的圍攻。
散亂的獸群,在人類覺醒者戰士,有組織的清剿之下,很快被打散、分割、擊殺。
十處大型戰團,每一處都有五次覺醒者坐鎮。
核心骨干力量就是來自大秦的毀滅者,教團覺醒者們戰績也很不錯,歐美聯盟的戰績可以說慘不忍睹。
骨干的力量不止在于自己擊殺了多少變異獸,更在團隊作戰中,能夠習慣性的打出配合。
毀滅者之間的配合熟極而流、暢心悅目,遇到教團和歐美聯盟的覺醒者,他們也會積極參與配合。
而其他兩大組織的覺醒者,教團的戰士們還稍微有一些配合意識。
歐美聯盟的覺醒者戰士,則是亂打一氣,自己都搞得一團糟,更別提配合了。
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毀滅者們,總是在留心觀察戰場局勢。
一旦周圍出現需要補刀或者需要控制的時候,總是及時做出正確的選擇。
歐美聯盟的強者們總是對大秦虎視眈眈,也對教團雄霸南美表示不服。
現在三大勢力混合編隊作戰,高下立判,差距非常明顯。
那些歐美聯盟的五次覺醒者,羞愧的同時,也在暗自警醒。
教團的議員們看到現場的戰況,也是對大秦軍部的配合贊嘆不已。
這一戰持續的時間并不久,不到半天時間,這一次獸潮就被徹底瓦解。
能夠沖破兩道防線進入沙海的變異獸,數量并不多,而且基本都是老弱病殘。
根據許悠然的觀察,應該一只黃金級變異獸都沒有放進沙漠。
至于逃入沙漠那些老弱病殘變異獸,基本也是素食為主,能走出撒哈拉沙漠的概率基本為零。
既定戰略目標已經達成,最后的任務,就是將現場纏斗這些變異獸,全部清理干凈。
在許悠然的命令下,大秦軍部的毀滅者戰士,有序退出戰圈。
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,讓守望者軍團的三次覺醒者戰士,有序加入戰圈開始歷練。
他在整場阻擊戰斗中,擊殺的變異獸并不多。
主要的作用是縱觀全局,及時進行戰術調整和隊形調整。
哪里需要支援,哪里防線薄弱,哪里戰況輕松。
他作為戰斗的現場總指揮,必須要做到了然于胸。
如果是他自己站在這里阻擊獸潮,是絕對不能完成任務的。
除非那些變異獸腦子進了一萬噸水泥,也不逃跑,就是排著隊沖殺他。
不然,他一個人的力量終究還是非常有限的。
而且在戰場中,來回穿梭,他也發現了一些問題。
教團戰士因為系統性學習和訓練的原因,個人實力平均水平絕對要高于大秦的戰士。
甚至就連歐美聯盟的覺醒者,個人實力也要比大秦戰士強。
龐大的人口基數,自然會出現更多的強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