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志兵和丁丁貓兒合計了一下,決定每天行軍90里,分成三段式行軍。上午走50里,然后休息一個小時,中間吃飯。下午走40里,分成兩段進行。晚上扎營休息。
對于那個年代的人來說,這樣的行軍速度只能算是中等。一些部隊強行軍,一天能走兩百里。到地方還要作戰,真不是后世人能理解的。
當然,這種強行軍,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,戰士再牛,也是有極限的。太過了對戰士們來說,并不是好事。
90里的距離還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,這樣一來,兩個加強團只要五到六天,就能到達目的地。比溫三預定的時間要稍早一些。
這支部隊不但行軍速度快,紀律性也非常的強,路上基本沒有遇到什么麻煩。對沿途的老百姓,也是秋毫無犯。
第五天晚上,他們已經進入了目標區域。這里的人煙并不多,部隊可以輕松展開,圈定自己的范圍。
溫三給他們的任務是要找到一塊易守難攻的地盤,不但要足夠大,能輕松展開兵力,還要具備發展潛力。
其實在大別山,這樣的地方并不難找。山區有也有平地,有溝壑,有山有水,只是交通方面不是很便宜罷了。
對于那個年代的人來說,這些根本不是問題,完全可以自己動手解決。
當地老百姓得知來的部隊是革命隊伍,態度也非常的好。他們或許并不認識溫三,甚至不知道抗日革命軍與別的部隊有什么關系。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,這支部隊也是打鬼子的,他們也是華夏兒女。
有這些就足夠了,就能得到廣大老百姓的大力支持。何況這支部隊一來,就開始搞建設,明顯是打算長期駐扎在此的節奏。
這對當地老百姓來說,也是一件好事。首先這支部隊過來,能給當地百姓帶來經濟上的幫助,不管是物資,還是銀錢,都會變得豐富起來。
只要是人,都是要吃飯的,總會創造相應的價值。會跟當地老百姓產生很多交集。也會帶來不少機會。
有部隊長期駐扎在此,也不用擔心受到小鬼子的攻擊。一旦有小鬼子進犯這邊,他們肯定會首先站出來,將小鬼子打回去。安全方面,也算有不錯的保障。
總之,根據地的一切工作開展都非常的順利。
第二天各營連快速展開,方圓20公里范圍之內,都納入了根據地的范圍。
溫三照搬了很多政策,王志兵他們只要按計劃實施就輕易獲得了當地老百姓的認可。
不得不說,當地的老百姓還是非常淳樸的,也沒有后世人那么復雜。只要這些部隊是真的對他們好,基本上都非常支持。
溫三是跟著第二批人過來的,他擔心受到鬼子飛機的轟炸,以及路上可能出現的狀況,所以親自指揮這支大部隊。
所幸小鬼子似乎并沒有那么多精力來針對他們,也沒有第一時間掌握他們的動向。這支部隊走了14天之后,終于到達了王志兵他們選定出來的根據地。
最近轉碼嚴重,讓我們更有動力,更新更快,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。謝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