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在徐州會戰的時候,溫三就盯上這座城市了。這里絕對是兵家必爭之地,往東可以直達沿海,可以打通海上通行口岸。往南可以直抵江浙,通入長江中下游平原。往北直逼華中平原,直達山河四省。
這么好的地理位置,而且離他們的根據地還不遠,如果能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,起到的作用難以想象。
聽了溫三的想法,林良國等人都興奮了起來。如果能換來這座城市的控制權,無疑是相當劃算的。盡管他們也會因此受到鬼子雙線壓迫,但溫三敢接手這座城市,自然有信心守住它。
“指揮官會答應你的條件嗎?他現在對你可是非常的忌憚,并不愿意讓我們進一步做大。”林良國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的。
現在溫三所部與國府的關系越來越差,就差明面上起軍事沖突了。國府高層對溫三也是痛恨無比,挑在這個時候去跟指揮官談條件,明顯是不智之舉。
“不試試怎么知道呢?國府其實比我們更著急。”溫三對此反而是有些信心的。
鬼子部隊從多方向進攻華夏內陸,國府承擔的壓力太多。多線防守本就不是國軍擅長的本事。加上兵力上的不足,精銳部隊越來越少,指揮官也是寢食難安。
溫三的部隊很能打,但是不聽指揮這一點,指揮官也沒有什么好辦法。他愿意主動入主徐州,頂住南北兩線的鬼子,并且還能將李長官的部隊替換出來,這對國府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情。
現在這種局面,就算是迫于形勢,國府答應的可能性也非常大。
溫三跟手下將領討論了半天之后,基本達成了共識。大家也明白溫三的想法,只要的控制住了徐州,他們這個團體有很大的可能就此打開局面,快速發展壯大。
溫三再次給指揮官打去了電話,他一開口就說話要將炸毀黃河堤壩的事情公諸于眾,頓時就引來了指揮官的怒罵,差一點就當場掛斷了電話。
對于他的反應,完全在溫三的意料之中,他并沒有反駁什么,只等對方罵了一陣,情緒平復下來之后,這才跟對方解釋了起來。
當然,溫三肯定是揀重要的地方說,幾乎每一個舉措,都觸及到了國府的痛點。如果溫三這么操作的話,國府上下估計都要被罵死,成為社會各界口誅筆伐的對象。
“溫有才,你到底想要干什么?”指揮官質問。這時候他反而冷靜下來了。如果溫三真要這么干的話,直接將消息發到媒體上就可以了,哪里還用打電話來跟他說這些?
這不是純純找罵?
“國軍面臨鬼子多線進攻,壓力肯定不小吧?薛長官雖然指揮能力突出,但是現在失了位,保守伍漢城僅靠他們可不怎么保險。”溫三反而跟對方扯起別的事情來了。
指揮官也知道溫三說的是事實,論軍事指揮能力,以及戰場的判斷能力,沒人敢忽視溫三的水平。最近轉碼嚴重,讓我們更有動力,更新更快,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。謝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