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時候,王志兵終于明白溫三下令讓他們勻速向潰逃的鬼子施壓了。撿了這么多重裝備,部隊想快也快不起來。
除非他再次組織兵力輕裝前行,才有機會縮短敵我之間的差距。可鬼子剩下的兵力并不少,真的輕裝追擊,就算追上了,也未必能在戰斗中討得了好。
顯然,溫三雖然沒有在一線戰場,依然把這邊的情況掌握得非常的精準。不管是李白沙部,王志兵部,都在他的通盤計劃之中。
不過土肥原的部隊逃了一天一夜之后,最終還是改變了方向。不再往南潰逃,反而折向北方,漸漸的偏離了王志兵追擊的路線。
這一次作戰,土肥原這老鬼子降了前期很是順利之外,后面的幾乎是舉步維艱,處處吃虧。
"名將之花"的進程受到了不小的挫折。陸軍司令部對土肥原的表現也深感失望。對上溫三的部隊,這老鬼子也沒有什么這亮眼的表現。
只能說沒有被全殲,還剩下了小半的兵力,比起其它的鬼子師團長來說,情況還是要好一些。
逃過一劫的14師團只得尋找安全的駐地休整,要重新補充兵員,調整部隊,才能參與下一階段的作戰。
平漢線這邊,周正標和胖墩帶著自已的部隊,成功拖延了鬼子近五天的時間。加上后勤保障不怎么給力,鬼子主力部隊進攻伍漢的時間再次接近于歷史時間節點。
國軍各部緊趕慢趕,總算搶在鬼子到來之前,進入伍漢城各處防御節點,總指揮依然由薛長官指揮。
溫三在丁丁貓率部進駐徐州5天之后,終于趕到了徐州城。
他與李長官作了交接,涉及到的事務相當多。
軍事防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個環節,如何整頓這座城市的生活環境才是溫三最憂心事情。
李長官在的這段時間,整個徐州以及周邊,幾乎都是軍管模式。所有事務都是軍隊長官說了算。
這么一來自然存在著很多弊端,比如某些軍官借機插手當地事務。上下其手,從中謀取私利。
這樣的事情在國府這邊已經是屢見不鮮,只不是做得太過分,就沒有人管。底層老百姓吃了虧,也只能打脫牙齒和血吞。
從溫三決定接手這座重的軍事要地之時,他已經在考慮怎么改變這種惡劣的生存環境了。
這座城市落到他的手下,就沒想過再輕易交出去。
可以說徐州的發展,將會成為他這個團體的主線。是他向鬼子發起進攻的橋頭堡。
溫三跟老萬等人經過多次商議之后,決定從根據地抽調一批政管干部過來。讓他們來經營徐州城的政商,以及周邊區縣的土地管理,等等一系列的問題。
李長官的兵力一走,整個徐州城內,以及周邊都顯得特別的空虛。丁丁貓兒和周江兩個旅的兵力,要拆分成營連級基礎作戰單位才能填補防御空白。
這樣的兵力部署,真的太虛了。最近轉碼嚴重,讓我們更有動力,更新更快,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。謝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