盡管之前部隊演練和調動的時候,他們都有所猜測,但是猜測始終是猜測,很多事情他們也不敢肯定。
當這份作戰計劃真到了手上的時候,這才真正的興奮了起來。軍人工作就是上戰場,這才是他們最喜歡干的事情。
“這一次,三座城市同時進攻。我的要求很簡單,五天之內,必須拿下作戰目標,半個月之內肅清目標周邊,自己區域內所有的敵人全部清理干凈。”
“我只給你們定一下大方向,具體的作戰計劃,由你們自己去制定,怎么打,是你們的事情,我只需要結果。”
溫三并不打算參與這次作戰指揮。
在宿州的周邊,是王志兵的207師,212師;靈壁這邊,丁大毛的208師,謝洪軍的122師;淮安這邊,則是李白沙的209師以及210師。
至于211師,這次依然被分拆使用。分別由鄭小余,關黑子,馬寅初各帶一個旅的兵力,配屬主力師進攻。
大至的兵力部署就是這么一個情況,溫三留下給他們的布置作戰計劃的時間是三天。
事實上,關于作戰目標的絕大部分情報,溫三都已經搞到手了。對手的兵力部署,防御節點,以及可能存在的支援兵力,都有詳細的介紹。
否則讓他們一切都要去重新摸一遍的話,三天時間,根本不可能制定出優秀的作戰計劃來。
這一次,主動權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,該怎么打,要怎么打,都可以從容進行部署。
比打遭遇戰要從容得多,也要穩健得多。
幾位師長拿到溫三的發下來的計劃,以及相關情報,立馬就認真的思考了起來。
三天時間足夠他們制訂出一套最適合自己的戰術方案了。
“司令,我們這邊開戰,不會影響鬼子的物資交付?”丁丁貓兒提出一個問題。
到目前為止,鬼子為了贖回那些俘虜,才支付了第一批物資。如果這邊馬上開戰的話,很可能會影響后續的物資交付。
“這個你們不用操心。你們在前線打得越狠,打得越好,鬼子的交付物資的速度就會越快。”溫三一點都不擔心這個問題。
“為什么會這樣?鬼子現階段本來就物資匱乏。雙方一旦開戰,它們把物資往戰場上送不是更合理嗎?”
丁丁貓兒有些理解不到溫三話中的意思。
“打仗跟交付物資,這是兩回事。鬼子是拿物資來換俘虜,主要目的是為了安撫國內的民眾,跟前線打不打仗沒有本質上的關系。”
“前線打得越好,打得越狠,鬼子心里就越著急。這是在彰顯我們的實力,小鬼子欺軟怕硬是有劣根性的,我們的拳頭越硬,它們越是害怕,交付物資就會越快。”
“因為它們會擔心前線產生更多的俘虜,如果交付慢了,到時候需要花更多的資金來贖回新的俘虜。”
溫三講了幾個關鍵的點,在座各位都是聰明人,明白重點之后,很多問題就很容易想通了。最近轉碼嚴重,讓我們更有動力,更新更快,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。謝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