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姚兄,你這不就說到重點上了嗎?雖然我們已經查到老韓跟鬼子眉來眼去的一些事實了,但他明面上畢竟還沒有投降給小鬼子。我們可以讓【指揮官】發電文,以召開軍事會議的名義,將老韓騙過來。”
“到時候直接把他給我逮了,再給他安個虛職,就可名正言順的把這些地區歸屬于國府治下了。然后我們便強硬措詞,以不準破壞聯合抗戰為由,阻止溫三揮軍北進。”
“溫三素來以抗日救國為己任,他還好意思強占老韓的地盤嗎?只要我們收編了老韓的軍隊,那收回礦區的事情,也算是師出有名了吧?”
“到時候就算收不回來,兩軍對峙之下,他們豈能在我們的眼皮子底下安心生產?就算他們能生產出來鐵錠,我們也有很大的可能半路截胡,把成品給他劫走了。”
這家伙一口氣說了一大堆,雖然不是句句在理,但也確實起到了狗頭軍師的作用。
至少從明面上看,這個計策是完全可行的。溫三的老巢并不在泰安地區,鐵礦他也搬不走。唯一的辦法就是把產出的成品拉回他的根據地。
如果周邊的地區都被國府控制了,在沒有大軍策應之下,他們要搶走礦區產出的成品并不是那么困難。
大不了就是雙方扯皮,最后擱置爭議,共同開發。這好處,怎么也要落一部分到國府的手上。
對于這個計劃的可能性,國府高層都熱烈的討論了起來。包括【指揮官】在內,都很贊同這樣的操作方式。
只是具體的實施方案,需要做得更仔細,不可能這么粗糙的去執行。
對于收拾老韓的想法,其實【指揮官】早就有了。只是因為某個蝴蝶的翅膀扇動之下,改變了一些進程,但最終的走向,依然在往這方面發展。
不管國府有多不得人心,【指揮官】有多少不合時宜的微操作,但是他抗日的決心還是有的。他也想保住國民政府,保住這片古老的土地。
對于老韓這種賣國投敵的行為,【指揮官】也是極為痛恨的。如果能用一紙電文把他給騙過來,問題就變得簡單多了。
只是后面要如何去接收老韓的地盤和部隊,卻是件很麻煩的事情。除非控制住老韓,讓他親自下令歸于國府指揮,問題才會變得簡單一些。
可是老韓當土皇帝這么多年了,他又豈會輕易歸順國府?以前都是聽調不聽暄,想要讓他交出手中的軍權,真的太難了。
如果操作失當,齊魯大地很可能會群龍無首,亂作一團。如此一來,只會便宜了小鬼子,它們只要快速發兵,很快就能全面占領老韓的地盤。
何況老韓手下好些隊伍都已經被小鬼子收買了,失陷的速度只怕會快得驚人。
現在溫三的部隊也過去了,看眼下的勢頭,拿下濟寧已經不是問題。最后兵鋒直指泰安地區,也是順手而為的事。
國府這么干,最后好處到底落到誰的手中,還真是很難說的事。
老韓的部隊如果垮臺的時間恰到好處的話,反而會給溫三正當進攻的理由。
到時候是給溫三上緊箍咒還是送溫暖,那就說不清楚了。最近轉碼嚴重,讓我們更有動力,更新更快,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。謝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