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么多兵力,基本都是陸軍,組織架構也不是很清晰,指揮方面雖然在盡力補強,卻也存在著一些交叉重合的地方。
海軍和空軍的人數很少,總兵力不到一萬,并且超過一半以上的兵力都是后勤部隊。
溫三考慮了很久,決定要做一定的改變。
比如以前的炮兵部隊,基本都被他拆散了使用。鄭小余和馬寅初,關黑子三人各帶一個旅的兵力。其余各主力師,都成立了自己的炮兵團,最差勁兒的,也有一個炮兵營的編制。
這些配置放在國軍或者其它部隊之中,相當的豪華,甚至奢侈。但是在溫三的部隊中,都是標配。
只是這樣的配置,在作戰的過程中,常有火力重疊,浪費的事情發生。這對資源并不算豐裕的溫三來說,其實是極大的浪費。
打仗打的就是錢,就是經濟。以前部隊規模小,浪費一點不怎么覺得。可隨著兵力增加,這種浪費的弊端就顯現出來了。
在這個地主家都沒有余糧的年代里,怎么可以鋪張浪費呢?看看小鬼子,幾場大會戰打下來,準備了好多年的物資都消耗得差不多了。
就拿二戰時期最牛的德國來說,他們照樣吃了戰線拉得太長,后勤跟不上,物資不足的大虧。雖然這并不是他們戰敗的唯一因素,但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。
作為過來人,溫三不可能連這么重要的東西都記不住。
事實上,隨著他們掌握的地盤不斷擴張,這個問題也慢慢的突顯了出來。
要不是他不停的尋找補充物資的機會,并且大力深挖自身潛力,恐怕這個問題還會更加的嚴重。
溫三把這個重要的問題擺上了桌面,參與會議的都是師長以上的指揮官。讓他們先根據自己統屬的部隊發表意見,并認真統計相關數據。
統計結果一出來,王麻子進行匯總之后,所有人看了都是大吃一驚!
光是那些浪費掉的武器彈藥,如果節約下來,少說也能裝備一個軍的兵力了。
并且還是滿編狀態的兵力,真是不算不知道,一算嚇一跳。
溫三經過認真的思考和總結之后,決定把三大炮兵旅重新收回來,并且從各重復配置的炮兵部隊中抽調一部分兵力,單獨成軍。
這個提議一開始,受到了多名師長的反對。他們個個都有火力不足恐懼癥,這種重火力部隊,當然是多多益善。
很多時候戰術不足的時候,直接進行火力覆蓋就能解決問題。至于消耗多少彈藥,那不是他們頭痛的問題,反正上面還有司令部,還有民政部去想辦法。
然而讓溫三堅持自己的想法,并不給手下這些高級將領反駁的機會。
炮兵單獨成軍是完全可行的,作戰的時候根據需要進行統一調配,這樣更加高效,同時也能節省不少的彈藥。
那些可都是錢啊!
至于師長們的意見,溫三也不是全不顧及。當他把新出的ak拿到大家手上的時候,所有指揮官都激動了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