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擊支隊的總兵力加起來比王國華部還要多一些,兩支部隊相互配合之下,就算小鬼子有什么想法,不動用師團級別的兵力,別想打他們的主意。
就現在這種情況,小鬼子敢輕易抽調一個師團的兵力離開嗎?當然是不行的!別說抽調一個師團,就算調走一個旅團,都有可能帶來滅頂之災。
要不是小鬼了采用不要臉的方式,裹挾了大量的老百姓并控制了數量不少的婦女兒童阻于陣前,給它們爭取到了不少鞏固防線的時間,恐怕早就被溫三大軍打得抱頭鼠竄了。
即便是這樣,小鬼子的防線也是岌岌可危,隨時都有可能出現料想不到的問題。鬼子陸軍也是看到了嚴重的危機,這才果斷放棄西北防線,將那邊的鬼子抽調回來,支援許昌地區的鬼子。
如此操作,反而讓西北軍撿了個大便宜,得到了不少好東西。
溫三如此安排,自然是有他的道理。
西北方向的鬼子縮回來,鬼子在許昌地區的總兵力一下子變得厚實了許多,支持它們可以采用更多的作戰計劃。
打到最后,鬼子甚至可能會采取最殘酷的以人換人作戰方式。小鬼子精銳部隊真被逼到絕境的情況下,也是非常難搞的部隊。
溫三打的勝仗雖多,但卻不敢對小鬼子精銳部隊有任何輕視之心。從鬼子高層的反應就可以看出來,這次小鬼子是決心與他們死戰到底。
如果戰局不利的情況下,恐怕真會采取這種最殘酷的戰法。溫三手上的兵力雖然不少,可他要控制的地盤也不小,這跟當初打游擊時的情況已經大不相同。
如果這次大決戰損失的兵力過多,很可能造成溫三團體崩盤。就算最后頂住了這種不利的局勢,勢必也會放棄大片的土地,壓縮自己的控制范圍。
鬼子失利,就算把豫省內所有的兵力都打光,也只是損失了一部分兵力。它們還可以從東北方向抽調兵力南下,或者從海上派遣部隊登陸作戰。
到那時候,溫三手上兵力不足的情況下,如何應對這種不利的局面?
小鬼子正是看準了溫三這一點,才敢下定決心在許昌和平頂山地區與溫三決戰。最糟糕的結果就是采取極限一換一的方式去消耗溫三的兵力。
溫三不是傻子,從鬼子種種表現他已經猜出了鬼子的用意。所以他必須調動更多的兵力,最好能對這些鬼子形成一個包圍圈,快速摧毀鬼子的作戰信心。
原本溫三以為北方主力部隊會順勢南下,與他們形成南北夾擊之勢。哪知道北方主力卻是隨著鬼子逃逸的方向,往北而去了。
或許鬼子往北逃竄,恐怕本身就是一個局,為的就是避免整個豫省陷入絕境之中。
想到這個問題,溫三又給徐州司令部發了一封電文,專門提醒了一下北方主力部隊。相信他們只要意識到這個問題后,肯定不會在追擊的過程中吃悶虧。
“給我聯系一下閻長官,看能不能讓西北軍快速追擊上來,參與到許昌的圍剿作戰中來?”
出于謹慎,溫三還是想要集結更多的兵力,力爭以勢大力沉的手段,直接壓垮小鬼子的腰桿。
作完一系列的安排之后,溫三又親自去到前線,仔細觀察小鬼子在防線的動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