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向溫和的子弟兵,現在采取了更為強硬的態度,對當地進行軍管軍控。
好在真喜歡鬧事的人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多。他們能適應小鬼子的燒殺搶掠,不可能適應不了溫三的合理管控。
何況更多得利的還是窮苦的老百姓,他們更愿意掀翻那些長期騎在自己頭上的大地主和權貴。
這套政策通過一段時間的推廣之后,漸漸出現了積極正面的效果,當地老百姓對他們的擁護也是越來越多。
不過生活在這些地方的人,很多都是更早時期過去的邊民。大多都是逃難過去的,稍有實力的人,都不愿意長期生活在這種相對落后的地方。
這片廣袤的土地上,可耕種的面積其實相當大,人口還是比較欠缺的。
溫三得知這個情況,又生一計。發動西南地區的老鄉,鼓勵他們去境外發展。
經過大力宣傳之后,還是有很多老百姓愿意前往安南發展。畢竟這邊有大把的土地可以耕種,每年上交的糧食數量也比國內少很多。對于喜歡種地的華夏國民來說,吸引力還是非常大的。
這一策略還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。總有膽大的,想要去異鄉奮斗,發家致富的人愿意走出國門,去境外發展。
何況溫三信譽和人品都是值得廣大老百姓信任的。他的部隊更是作戰能力強大,安全保障方面也沒有任何問題。
一系列的新政策推廣下來,第一集團軍總算在安南地區站穩了腳跟,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。
小鬼子的部隊被他們趕到了更為偏遠的地區,雙方的交戰規模也變得小了很多。
小鬼子內憂外患,早沒有了當年的風光。
鬼子陸軍處處受制,仗打得越加不順。各列強對鬼子國的物資交易也管制得更加嚴格,讓小鬼子的戰略物資變得非常的惱火。
同時,小鬼子的海軍艦隊在中途島戰役之后,更是接連失敗。不但被擊沉了大量的軍艦,海軍陸戰隊也是一批一批的戰死。
鷹醬投入的兵力越來越多,對小鬼子步步緊逼。
鬼子國內多次呼吁,要組織部隊反攻琉球群島,結果都沒有組織起什么像樣的部隊來。
第二集團軍在琉球群島上完成了多處海防線建設,把每處可登陸的港口都經營成了銅墻鐵壁。
小鬼子來了幾次小規模的襲擊,結果被守軍死死封鎖在海上,最后聯合艦隊,將小鬼子這些技戰術都不成熟的海上部隊全殲于海上。
鄧一榮不但在戰斗磨礪了自己的部隊,還繳獲了好幾艘可以直接編入艦隊的水面艦只。
溫三得到這個消息,直呼小鬼子真懂事,完全是來給他們送裝備的。要知道他的造船廠到現在也沒有下水幾艘軍艦。
特別是五千噸以上的軍艦,到現在一共才下水兩艘,都還沒有正式加入戰斗序列。
小鬼子‘送’來的艦船,還真是解了溫三的燃眉之急,讓他的艦隊得到快速發展。原本好些沒有軍艦的海軍,終于登上了夢寐以求的軍艦。
幾次壯大之后,鄧一榮的膽子也變得大了很多。他的艦隊活動范圍也跟著變大,遇到小鬼子的商船貨船都是沖上去直接扣押,封鎖鬼子與外界的海上交通路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