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實上前來攻打艦隊的船只基本都算不得主力艦。都到了這個時期,真正能用的軍艦,早就拿出去征戰了,怎么可能留到現在?
鬼子高層動用各種手段,才湊出這些艦船來,好些都是從周邊港口征集來的,隨意放上一些裝備,就算是武裝船了。
這就跟溫三當初為了擴大鄧一榮的艦隊,采用的方法差不多。別看那些船只不少,真有實力威脅到艦隊的船只幾乎沒有,除非鄧一榮他們毫不還擊,任由鬼子抵攏開火。
真正有戰斗力的軍艦,還在遠海,或在更靠北方的海域。鬼子放了一支兵力在北方防毛熊,還不敢輕易調動這支艦隊。
兩條大黑穿梭在鬼子艦船之間,不一會兒建功了。
三艘噸位超過2000噸的大家伙被魚雷直接干沉,幾乎沒有任何懸念。
幾艘大家伙沉沒之后,剩下的小噸位船只連軍艦都算不上。各主力艦放棄主炮,僅用副炮和機槍就打得鬼子抬不起頭來。
可以說鬼子這波操作,又是送人頭的行為。最多只能算是騷擾而已。
戰士們稍稍緊張了一陣,之后又放松了下來,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陸地上的戰斗,全力支援陸戰隊的戰場。將鬼子德川混成旅壓在地面上狠狠的摩擦。
天光大亮之后,第一波趕到的飛機不是鬼子的飛機,而是馮志國率領的一個飛行團。
以前的幾位教官,現在都具備了獨立帶飛行團作戰的能力。隨著溫三手下空軍不斷的擴張,手上的機型和裝備也越來越多,隨時可能支援新開辟的戰場。
以前溫三的飛行團配置是24架戰斗機,以及各種型號的運輸機,轟炸機,偵察機等總量在30架左右。
現在手上的資本增加不少,一個飛行團光戰斗機就超過了30架,各種飛機加起不超過40架。
這些在實戰中成長的飛行員提高的速度非常快,如今好些飛機上都刷上了獨特的擊殺標志,或者刷上自己的個性圖案,辨識度非常高。
溫三得知自己的飛機還先鬼子一步到達戰場,嘴角不由浮現出一絲笑意。
雖然雙方機場到達吳市的距離差不太多,更多的是體現空軍的積極程度,以及彈藥裝配的速度,還有指揮官的調配能力等多方面因素。
按說鬼子是吃虧的一方,它們應該很積極出動飛機來挽回自己的損失,由此可見,鬼子國內可出動的飛機和飛行員數量都存在一定的問題。并且沒有隨時可以待命起飛的戰機。
正常情況下,早在天亮之前,就應該把各項事宜準備好了,只等天色放亮,即可立即起飛。
“如此看來,鬼子已經是強弩之末,蹦跶不了幾天了。”
老萬這回也明白溫三此舉的用意了。
雖然鬼子在各大地區還有數量不菲的兵力存在,這些軍隊的補給更多的還是依靠在當地掠奪。它們的國內經濟狀況遠沒有想象中那么樂觀。
也許再來幾場敗仗,鬼子國的衰弱會更加的明顯。
反倒是鷹醬在太平洋戰場上的表現是越來越強勢,一路追著鬼子艦隊狂揍,拿回了一座又一座的重要島嶼。
馮志國他們對著鬼子陸軍一頓輸出,差點就將德川混成旅直接干廢。陸戰隊身上的壓力一下子變得輕松了許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