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屬殖民地最主要的地盤在南亞次大陸,集中在印度這一塊。溫三擴張只是占了他們很小一塊殖民地。
這些地區本就以自治為主,其中邦寨無數,土匪橫行,比華夏境內的軍閥混戰時代還要亂。
只是這些邦寨口頭上承認受他們的統治,定期上供,給足了約翰牛的面子。他們幾乎沒有付出任何精力就得到了不錯的收益。
所以溫三兵力東擴的時候,殖民軍立馬就集結起來,要與溫三的部隊進行決戰。
最后的結果卻是被打成了笑話,一路丟盔卸甲,逃向自己的大本營。
戰場上都得不到的東西,他們居然想從談判桌上得到?
這不他瑪妥妥的笑話嗎?
“我抗議,你們這是侵略的行為!之前你們大肆譴責小鬼子侵略你們華夏,要舉全民族進行抗爭,為何你們剛剛緩過氣來,又行小鬼子同樣的舉動?”約翰牛總領事怒斥。
這家伙還是有點文化的,來之前做好了準備工作,把這些溫三之前號召老百姓的口號都搬出來。企圖以道德綁架的方式阻止溫三的擴張。
“笑話,這事兒能混為一談嗎?這些土地自古以來就是我華夏的附屬之地。之前小鬼子在這里肆虐的時候,你怎么不去抗議?是因為沒有觸及到你們的利益嗎?”
“想想你們的國家在哪里?這里是屬于你們的領土嗎?你們的行為算不算是侵略?”
溫三一連串的反問,讓約翰牛的總領事啞口無言。
只要把‘自古以來’這個詞搬出來,他的行動沒有任何問題。雖然最終的手段依然要靠自己的拳頭大,拳頭硬;至少他溫三擴張的理由要正大光明得多。
與華夏五千年來的歷史底蘊相比,這些列強不過是嗷嗷待哺的幼童而已。
雙方之間的扯皮持續了很長時間,但并不妨礙溫三的部隊往前推進。只是按照他的計劃,速度上稍稍放緩了一些。
溫三的大軍孟加拉地區已經遙遙在望,再往前就是南亞次大陸了。這里就是英屬殖民地的核心地盤了。
溫三暫時沒打算往南亞次大際用兵,而是考慮轉頭北進,拿下喜馬拉雅山以及皎驃港等重要的印度洋口岸。
總之一切在按照溫三的計劃中發展,中間遇到的最大問題,其實是如何解決當地匪患的問題。
至于國際上的口水仗,根本無法阻止溫三擴張的腳步。
約翰牛見溫三大軍沒有直接攻入南亞,心里也稍稍松了一口氣。別看他們吵得兇,其實損失并不算大。
他們是擔心還是印度這塊地盤,憑他們的實力,根本擋不住溫三的進攻。
叫得再兇,也只能干著急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