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三的大膽讓很人為此擔憂,但他手下的將領們對溫三的眼光十分篤定,甚至到了盲從的地步。
好在這一路護送是真沒有出什么問題,所有的艦船都掛上了鷹醬的國旗。為了安全,溫三也將祝強的一號大黑魚安排尾隨在艦隊之后,一路護送他們到了鄭和島。
高小波在對鄭和島原來的一些基地進行了改造,讓其更加適合自己這邊的裝備,對海防御的能力也有所提升。
只要不是有大型艦隊過來圍攻,守軍幾乎都可以從容面對。
大量的陸軍到來,并且還攜帶著各種作戰裝備,這讓高小波的底氣一下子足了很多。
如今的鄭和島可謂是銅墻鐵壁一般,任何一方勢力過來,都別想討到任何好處去。
在這段時間中,高小波按照溫三的指示,多次出動軍艦和海軍陸戰隊,尋找合適的登陸地點。
想要拿下婆羅洲,光憑他一支艦隊,幾乎不可能辦到。小鬼子為了掌控手中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,在這一地區布置了重兵把守。
不但兵力不少,而且還修筑了大量的永固工事。尋常的迫擊炮,山炮都不一定能轟得開這些烏龜殼。
只有動用大口徑的重炮,或者威力更強的艦炮,才能解決這些永固工事。可距離太遠的情況下,這些火炮的誤差過大,還真不一定能擊中這些牢固的工事。
戰役打到關鍵時刻,恐怕還得需要士兵冒著極大的生命危險上去解決問題。
正面強攻的確不是很好的選擇,高小波的第二艦隊組建的時間也不長。并沒有經歷過許多大規模的戰役,如果計劃不周詳,很可能給第二艦隊帶來極大的人員折損。
這可不是高小波愿意看到的事情。
四個師的陸軍上島,第一件事當然是適應當地的氣候環境。特別是一些暈船的士兵,還要經過一兩天的恢復,才能恢復戰斗力。
同時,各師長立馬著手相關的訓練計劃。平原作戰跟叢林作戰是兩種不同的概念,需要面對的東西也有很大的差別。
好在溫三早就訓練出專業的山地作戰部隊,目前正活躍在安南這塊土地上。這里的地理環境與鄭和島,婆羅洲都差不多,完全可以將一些關鍵數據提供給兄弟部隊進行參考。
有了兄弟部隊的支持,訓練大綱很快就弄出來了。接下來等士兵們恢復之后,就可以著手相關訓練計劃。
之后才會根據高小波的偵察情況,尋找合適的登陸地點。
按說這樣的戰斗,溫三應該抽調已經適應山地作戰的部隊參與進去。比如柴勇手下就有非常適合山地叢林作戰的一批士兵。
只是安南那邊地盤剛剛打下來不久,正是剿匪,穩定地方治安的重要時期,暫時不適合把這些部隊抽出來。
溫三考慮再三,決定從第三集團軍和第四集團軍分別抽調兩個師的兵力。這些部隊總有一天要面臨更復雜的地理環境,到更遠的地方作戰,提前讓他們適應一下不同的戰場,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