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必經過這兩次的交鋒,應該不會再有人對李蒙提出的事情反駁,不然又會遭到嘲諷,還是那種沒法反擊的情況。
李世民內心感到十分暢爽,若是以后自己頒布的詔令或者國策有李蒙在的話,他就不用擔心了。
至此,這幾天的經歷,讓他對李蒙的評價和能力不再懷疑,應當重用。
即便是沒有才學或者辯才,那也不妨礙他從后世帶來的那些新奇的思想和技術。
想到此處,李世民清了清嗓子說道:“國師此番言論,爾等可有誰不贊同?”
此言一出,大臣們開始交頭接耳,卻沒有一人敢上前。
看到沒人站出來,李世民再次說道:“既無人反對,戶部盡快去查詢國師說過的數據,寫一份奏疏。”
“喏!”戶部尚書那老頭垂頭喪氣地上前應道,臉上隱約還帶著些不服之色。
隨后李世民起身走到桌案前講道:“李蒙,天授奇才,地鐘靈秀,文武兼資,當為朕之肱股,國之棟梁。
“授領國師號,等同三公,正一品職,軍政之事皆可參問。爾等可有異議?”
正一品職,軍政俱領,這句話讓下面的大臣們又沒事議論起來。
“陛下,不可啊!”
國子監祭酒孔穎達率先站出來反對道:“夫子曰‘陳力就列,不能者止’(《論語·季氏》),今李蒙無尺寸之功而居三品,豈非令功臣齒冷?
“《禮記》云‘爵人于朝,與眾共之’,陛下私授紫袍,置三省于何地?“
“孝武皇帝封欒大為五利將軍,佩六印,終以巫蠱禍國。前鑒昭昭,陛下欲復五利故事乎?
“眾位將軍乃是血戰數十場方得國公。今黃口小兒竟與開國元勛同階,將士豈能心服?
“吾等子弟,皆需經明經進士方得入仕。此子無功未考,如何幸進?
“陛下此番作為,讓白身越級,乃是壞國家銓選之法,不可為之!
“明王治國,官人以能,請陛下收回成命,待其有利國惠民之舉之后再封賞也不遲!”
好家伙!
這是誰的部將!
一樣的引經據典,就事論事,言辭鑿鑿,讓一旁的李蒙都看傻眼了。
原來自己懟人的時候也是這樣子的嗎?
確實有點東西,但也就那樣了。
他可不想被人看扁了,尤其是朝堂之上,說他沒功勞就算了,竟然還說他沒本事,這就沒法忍了。
在李世民表情無奈的注視下,李蒙轉身對著孔穎達說道:“老先生,你說我沒功績就算了,可是你還說我沒才學?
“難不成你是親自驗證過我的才學,還是說方才兩次的辯論你都沒聽到?
“我是沒有提到圣人之言,還是沒有提到經史子集?
“虧你還張口論語,閉口禮記,你這不是空口白牙的辱人清白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