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還是說著英語,至少完成了很多人不想學外語的痛苦,也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統治。
李蒙認為,有了歷史參照,他可以遵循理論滯后實踐的原則,直接先應用后解釋。
還可以在五姓七望內部施行拉攏打壓的計策,讓他們內部分裂。
一切計劃看起來都很完美,畢竟有歷史參照,至于實際會變成什么樣,他也不敢保證。
為此,李蒙還給有不理解的人做詳細解釋,各種舉例對比,生怕他們理解錯誤,導致失敗。
整整一天時間,他們一群人就沒有出過顯德殿,一旁做記錄的宦官都換了好幾個,才把這些資料整理完。
討論到了最后,大家都十分疲憊,都不再顧及什么儀態,橫七豎八地癱坐在各自的案幾前面。
長孫無忌忽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,連忙坐直了身子問道:“賢弟,你先前說過,后世已經沒有了……皇帝,那陛下和皇室……”
說到最后,長孫無忌甚至還微微指了指自己,意思是還有他們這些勛貴以后要怎么辦。
這是又轉移到國家制度上了,李蒙原本不想參與,但這里只有他知道歷史。
在李世民和眾人期待的眼神中,李蒙又開始講述起來后世常見的國家制度。
比如什么君主專制,議會共和,總統共和,議會君主,人民代表,貴族共和等眾多國家政體制度。
聽完這些制度,眾人都開始琢磨起來。
片刻后,李世民問道:“賢弟,你認為大唐以后采取什么樣的形式,比較好?”
說是詢問,其實李世民就是想讓李蒙不要改變封建帝王專制的統治,旁邊還有這些勛貴,他們也不想失去自己的榮譽。
思來想去,李蒙就問道:“陛下,您不能保證以后,所有的太子或者皇帝都能像您一樣,有壯志雄心,愿意勵精圖治吧!所以這種事情您問我,我也就只有一個建議,你們先聽著,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,你們自己商量著改變就行。”
李世民聞言神色凝重地點點頭說道:“你先說說看!”
李蒙就提出了他的建議,采用新君主立憲加軍事貴族共治,通過"三重分權、五維制衡"進行系統性重構。
皇帝、勛貴和文官組成功權力主體,皇帝是國家象征和軍事統帥,勛貴管理軍隊,文官負責行政和民生治理。
皇帝可以用全新的密碼式護符控制軍隊,用軍工和鹽鐵礦織造等官營產業分紅控制勛貴,用科舉控制內閣。
軍隊也分權控制,皇室控制禁軍,勛貴控制府兵,內閣控制衙役等治安隊伍,且大規模行動需要玉璽、護符和兵部三重合驗。
鹽鐵礦和賦稅等不同收入,按照不同的比例進行三方分配,還可以將功臣后裔權益轉化為軍工集團股份。
繼承者,李蒙提出還是嫡長子繼承,但是要從軍隊底層鍛煉,最后根據意愿和相應考核確認。
萬一來一個不喜歡打仗的,只喜歡寫字畫畫,或者是研究機械、鉆研科學的,怎么培養也都不是個當軍事皇帝的料,那不就白瞎了。
至于什么勛貴的議會,采用部分世襲、部分戰功和部分軍工混合組成,沒有世襲的還需要輪換,世襲的需要一定的戰績才能進入。
反正一個國家的政體,要改變的地方很多,李蒙也只能說一說眼前這些人關心的地方。
無非就是以后還有沒有相關待遇,或者自己的孩子能不能跟著享受,畢竟封妻蔭子是勛貴的想法。
總不能征戰一輩子,自家孩子連一點好處都落不到,那不就白干一場了。
至于這種形式的新國家,到底是不是可行,李蒙也不敢打包票。
會產生的風險也不是沒有,比如軍閥割據,可以用標準化裝備,核心部件交給皇室預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