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蒙放下水壺,笑著問道:“孔祭酒如何計算出的每日十畝地?”
“這……”孔穎達被問住,一時語塞,不知道如何回答。
看到孔穎達的表情,李蒙就知道他沒有算,嘲諷道:“先前還說什么格物致知,現在算個每日耕地田畝數就開始亂說了?
“我就不相信你不知道,一頭牛每日耕地多少畝,要真是這樣的話,你還是回去吧。
“若是如此,讓你教導太子,我還真害怕以后,他覺得糧食能畝產成千上萬都是正常。
“一群坐在高堂之人,嘴上說著勸課農桑,卻對農事一無所知,真是莫大的笑話!
原本以為孔穎達是真的來虛心請教,李蒙萬萬沒想到他和那些腐儒沒什么區別。
不過是思維敏捷,還發散思考了一下問道罷了。
面對李蒙的嘲諷,孔穎達張了張嘴,最終沒說出什么自證的話,嘆了一口氣后,低頭沉思。
“阿叔,為何我也要知道一頭牛每日耕地多少啊?”一旁的李承乾見到自己師父的窘境,問了個問題緩解氣氛。
看著稚嫩的小太子,李蒙也不忍心訓斥,耐著性子問道:“大唐以農為本,天下稅收全靠著農戶。
“你是大唐太子,若是連你都不知道農事的話,那么你如何知道官員沒有欺騙你?”
李承乾抬起頭,稚嫩的臉上帶著疑惑說道:“書上說過的,日耕三畝。我可是知道,怎么說我不清楚農事呢?”
“書上說的,書上說的就是對的?書上要是沒有記載要怎么辦?什么都要相信書上的,那怎么千百年了糧食產量還是這么一點?書上怎么沒有記載如何制作我這個玄鐵神車?書上的東西就全是對的嗎?”
提起這句話李蒙就想到了當年老師的話,原封不動地說了出來。
“書上的東西怎么會錯?”李承乾沒有被問住,還好奇地反問。
李蒙撇了一眼孔穎達,繼續說道:“書是人寫的,是人都會犯錯。難道寫書的人就不會寫錯嗎?你平日練字也都有寫錯的時候吧!”
“可是夫子說……”李承乾看著孔穎達想要反駁,卻不知道說什么。
調整了下語氣,李蒙認真地回答:“書,是前人記載的一些東西。寫的肯定就是他們那個時候的事情和道理。
“時過境遷,滄海桑田,難道還要按照以前的老辦法來做事嗎?為何不再繼續用青銅兵器去打仗呢?
“歷史是向前走的,所以我們的認知和學問也要向前看,不能總用一些以前的情況來衡量現在的事情。
“我們要從歷史中吸取教訓,取其精華去其糟粕,不能什么東西都學習,要在前人的知識繼續研究,不斷改進。
“你是一國儲君,更要明白這個道理,千萬不能因循守舊。懂嗎?”
沒有例子,全是干貨,讓李承乾還有些理解不了,再次問道:“那以前的什么可以學習,什么需要改變?”
“那我怎么知道,你不是有很多夫子嗎?”被問得有些煩了,李蒙撇了一眼孔穎達說道。
卻看見孔穎達竟然呆在那兒,愣愣地出神,好像在想著什么。
大概是被那句話提醒到了,正在那里悟道吧。
李蒙心里猜想著,沒有理會把頭轉向車窗外。
這個時候車隊也到了城外的田莊,停了下來。
“走吧,下車!”
李蒙喊了一句,沒有理會二人,獨自下車。
站在田莊邊,他粗略地看了下,這里大概有一千畝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