慎貝勒一早就去了壽康宮看望太后,沒想到皇后和景貴妃已經在了壽康宮。
相互見禮后,慎貝勒剛坐下,就聽皇后和顏悅色的說道,“慎貝勒年齡也大了,不知想找一個什么樣的嫡福晉?”
綠綺也幫腔道,“上次年節偶然和皇后娘娘見過一次鄂爾泰大人的孫女,端靜嫻淑,可為良配。”
“鄂爾泰大人出自西林覺羅氏,又為云貴總督,兼轄廣西,家世也配得上。”宜修也笑道。
太后聽了也很意動,無論是從家世還是品性,西林覺羅氏的格格都配得上小二十一。
見太后有些意動,慎貝勒心中著急,面上卻還是笑道,“十七哥都還沒有成親,我不急。”
“就算要找的嫡福晉,我也要找一個自己喜歡的。”
太后嘆口氣,“你說你們兩個是怎么回事,怎么個個都不成親,孟國公府的那位格格多好啊,怎么你十七哥就不喜歡呢?”
“強扭的瓜不甜,兒孫自有兒孫福,太后何必再多加操心。”宜修說道,反正她想要試探的已經試探出來了,也不介意多說一句話。
太后一聽,也對,兒孫自有兒孫福,她何必再操心那么多?留給皇上操心吧。
“臣妾依稀記得孟國公府的那位格格如今還沒有許人,果郡王不愿意娶,是否該給人家格格重新挑一位如意郎君?”綠綺說道。
孟國公得皇上看重,賣孟國公一個好,日后小六入朝,孟國公怎么也要還這個人情吧。
“也是皇家對不住孟國府家的格格。”
太后這么說也是有緣由的,先帝曾說要聘孟國公之女為小十七的嫡福晉,可誰知小十七不愿,這事就拖了下來。
后來先帝去世,這事也就擱置了下來。
小十七不愿娶,先帝又說過那等話,外人誰敢娶孟國公府的格格。
可小十七不娶,也不能拖著人孟格格吧,少不了她們來收拾這個爛攤子。
“圖理琛大人的小孫子前不久才中了舉,十九歲的舉人,也能稱一句青年才俊。”
“難得的是人品也不錯,此前一直專心讀書,身邊也無通房婢女。”宜修說道。
她的心思和綠綺一樣,只是她想到的拉攏方式是聯姻,孟國公就只那么一個女兒,誰娶了孟格格,定能得到孟國公的助力。
小六和孟國公女兒的年齡不相配,沒關系,綠綺家世不好家里沒人也沒關系。
還有她啊,烏拉那家一族還有嫁出去的女兒,她還有侄子。
太后想了想,“圖理琛,阿顏覺羅氏,滿洲正黃旗人,陜西巡撫,家世能配上。”
“十九的舉人,身邊也干凈,才華有,人品也有,不錯,就他了,改明兒哀家就下一道賜婚圣旨。”
有一句話太后沒有說,這位十九歲的舉人他額娘出自烏拉那拉一族,是宜修的姐妹。
宜修此舉分明是在拉攏孟國公府,對于此舉她也樂見其成,宜修能走出來,能扶持小六,她如今也沒有什么不放心的了。最近轉碼嚴重,讓我們更有動力,更新更快,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。謝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