鄂嬪走后,淑慎想了又想命人送了一對結香雙釵到永壽宮。
雙釵為銀制,釵頭圓潤珍珠攢成結香花,垂下玉珠流蘇,簡單素雅。
綠綺拿著一只釵晃了晃,流蘇玉珠碰撞間發出輕微響聲,“嫻貴妃看來沒有和咱們拆伙的心思。”
結香花寓意連理,放她和嫻貴妃之間,那就是嫻貴妃沒其它心思。
“現在嫻貴妃沒其它心思,可不代表以后沒有。”
魏瓔寧說這話不是想挑撥主子和嫻貴妃,只是想讓主子早做提防。
綠綺把釵放下,“嫻貴妃生下兒子,著急的不是我們。”
嫻貴妃生下兒子,不知道大阿哥和三阿哥能不能坐住?
大阿哥確實坐不住了,自從知道嫻貴妃有孕后,他就不太安生,心煩意亂,差點處理政務時鬧出錯處。
入朝過后他才明白母族的重要性,嫻貴妃要是生下個兒子,滿族大臣不知有多少要倒向她們母子,那他還怎么拉起勢力?
皇阿瑪現在看的緊,他不好多加接觸朝臣,可不代表他私下里不想接觸朝臣。
不僅是嫻貴妃,忻嬪他一樣不希望她能生下兒子。
為這事大阿哥心里很煩,下了朝就把自己悶在書房里,連自己的福晉求見都沒見。
伊拉里氏沒見到大阿哥,在心里嘆口氣,轉頭和側福晉伊爾根覺羅氏帶著兩個孩子去御花園玩了。
兩孩子在御花園玩的開心,可兩個大人心思卻不在這里,眼睛盯著兩個孩子的方向,眼中卻是無神。
伊爾根覺羅氏雖與伊拉里氏前后腳生下兒子,但她家世比不過福晉,自己又只是側福晉,因此平日對福晉頗為恭敬。
凡事都會找福晉拿主意,此時也是這樣,“福晉,爺近日心愉不愉,我們是不是該為爺分憂?”
做為大阿哥的妻妾,為夫君分憂那是她該做的,當然她也有一點自己的小心思,想提高一點自己在大阿哥心中的地位。
只是她一向以福晉馬首是瞻,還是要福晉拿個主意才好。
伊拉里氏很明白大阿哥在煩惱什么,可她又不可能去把嫻貴妃和忻嬪的孩子弄掉,所以對大阿哥的煩惱她是沒辦法的。
“后宮的事,前朝的事都堆一起,爺豈能不煩,過了這陣子就好。”
她沒明說,只點了一下,端看伊爾根覺羅氏能不能理解了。
伊爾根覺羅氏不蠢,一聽福晉說到后宮,就想到了有孕的嫻貴妃和忻嬪,瞬間她就明白大阿哥在煩惱什么。
她看一眼伊拉里氏,“福晉說的是,爺自有分寸,不必我等婦道人家操心。”
和伊拉里氏一樣,她也不覺得自己有法子能解決到嫻貴妃和忻嬪的孩子,只能祈禱上天別讓這兩人生兒子。
兩人心照不宣的把這事略了過去,轉而聊起了其它話題。
正聊著呢,站在伊拉里氏身旁的宮女說道,“福晉,蘭嬪娘娘來了。”
兩人抬眼一看,就見蘭嬪帶著人走了過來。見禮后,伊拉里氏說道,“不巧遇上蘭嬪娘娘,可見是緣份。”
這話本是她的客套話,不想蘭嬪卻笑道,“既是緣份,這對翡翠手鐲就賜給你們。”
說著她身邊宮女上前,打開手中盒子,里面是一對翡翠鐲子。
玉質細膩,白色為主,點綴著絲絲碧綠,造型簡潔大方,色彩鮮艷,給人一種清爽明亮的感覺。
兩人連連推辭,燕巧卻說道,“這本是哲憫皇貴妃之物,無意中從內務府得到,本想放進大佛堂供奉。”
“正巧碰見你們,你們是大阿哥的妻妾,會該賜給你們,剛好一人一只,可見這確實是緣份。”
后宮中一般后妃去世后首飾有幾種處理方式,一是陪葬,二是賜給后妃親戚或兒女,三是內務府收回重新鍛造。
兩人也就不奇怪內務府還留著哲憫皇貴妃用之物,只是如此一來兩人不好推辭,只能謝過了蘭嬪。
三人又說了幾句話,燕巧借時候不早的借口離開了,等她走后伊爾根覺羅氏看向伊拉里氏,“福晉,這鐲子該怎么辦?”
雖然蘭嬪娘娘說她跟福晉一人一只,可她卻不敢擅自處置,只因這是哲憫皇貴妃之物。
“拿給爺吧,看爺怎么說。”伊拉里氏說道。最近轉碼嚴重,讓我們更有動力,更新更快,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。謝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