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宮有多個宮女出身的妃嬪,這些人皇上還是蠻喜歡的,不然也不會讓她們成為妃子。
這些妃嬪中昭貴妃最好看,其次是祥貴人,余下幾位也能稱得上是美人,皇上眼光還是很好的。
可此刻皇上有些懷疑自己的眼光,這祥貴人是長的嬌俏,可這品行實在不能入眼。
宮女都是上三旗包衣出身,甚至其中還有些出自大臣后妃之家,因此不能隨意打罵。
可這祥貴人僅違背了規矩,還被抓到三次。就皇上都不知該怎么說了,狐貍尾巴都不知道藏好。
此時皇上慶幸祥貴人沒有生下孩子,萬一孩子日后隨了祥貴人,那不是丟他的臉嗎?
皇上現在都在后悔,當時沒有好好查一查祥貴人的品性。
他心中有淡淡悔意,只是未表現出來,只加重語氣道,“祥貴人不知悔改,連累祥貴妃早產,降為答應,罰俸一年,禁足三月。”
降位、罰俸、禁足這一系列懲罰砸在桑晴頭上,終于將她砸醒了,她跪下哭求道,“皇上,妾身知錯,以后再也不敢打罵宮女。”
“嫻貴妃娘娘早產,也不是妾身故意的,皇上您饒了妾身這一次。”
她哭哭啼啼看著好不可憐,后妃卻不吃這一套,早和她結了仇的張清吟說道,“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。”
“你這話就問現在誰還相信?”
云琳又道,“之前皇后娘娘罰了你,可你卻不知悔改,如今說這話誰知是不是你敷衍之語。”
她又跪下說道,“妾身有罪,前些日子就知祥答應在私下打罵宮女,只是妾身人微言輕,未能說出來。”
她又解釋了一番,“雨花閣內有一個宮女和妾身身邊的宮女交好,常跟她訴苦。”
“你有什么錯?只是一個常在而已,祥答應有人護著你說了也沒用。”
“若不是出了今天這事,皇上怕不是還不會重罰。”
高寧馨承認她就是故意說這話的,誰讓皇上上次拂了他的面子,她又閑閑說道,“這人犯了錯,就要重罰。”
“若祥答應第一次受了重罰,長了記性,說不準就沒有今日之事。”
皇上面色有些尷尬,皇貴妃的話刺耳,可他理虧,對著皇貴妃他沒有話可說,可對著哭鬧的桑晴他就有話說了。
“還不把人帶回雨花閣。”
皇上語氣隱隱有些許不悅,小太監們直接把人一捂嘴就給拖走了。
現場頓時安靜下來,不知靜了多久,終于嫻貴妃生了,平安生下一個阿哥。
雖然嫻貴妃是早產,可小阿哥很健康。皇上為此很是高興,內務府也將十二阿哥的滿月禮辦的很是隆重。
宴上淑慎母子受到了許多大臣和福晉的打量,畢竟滿族貴女所生之子中,七阿哥病弱,就只有十一阿哥和十二阿哥瞧著健康。
若這兩位能成功長大并且成婚生子,相信有不少滿族大臣都會投向他們。
而大阿哥,三阿哥和四阿哥就沒那么高興了,多了一個競爭對手,誰會高興啊。
甚至他們還有些極端想法,若十一十二能夠中途病逝就好了。
郁悶之下三人只能一杯一杯的苦酒往肚里倒。
皇上可不知道三個兒子的想法,他只看到三個兒子帶著笑容對大臣的敬酒沒推過,還以為三個兒子很高興多了個弟弟。
又轉頭一看,四兒子帶著一余下幾個兒子圍著嫻貴妃轉著呢,幾個兒子個個都是面帶好奇的望著軟粑粑的十二。
這幅和諧的畫面讓皇上很高興,一高興就給十二阿哥賜了名字,永珩。連帶十一阿哥也給賜了名字,永玨。
陸晚晚很高興兒子有了名字,可在一些心思深的大臣后妃中,就是十一阿哥不如十二阿哥得皇上心。
尤其是西林覺羅一族出來的官員,或是和他們有關的臣子,心里的郁悶都快和三位阿哥有的一拼了。
有郁悶的人,自然也有羨慕的人,這人就是高寧馨。
她是真羨慕嫻貴妃,兒女雙全,哪像她,膝下空虛。越想越郁悶,她干脆起身走了出去。
不知不覺走到了千秋亭,她到時亭中已經坐了一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