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貴人和敬皇貴妃沒什么交集,敬皇貴妃只是一時好心,嬤嬤把東西找出來,也就沒自己親自去,讓兩個小太監去送東西。
兩個小太監拿著東西出了宮,只剛走出宮門就遇上綠綺。
綠綺見他們手上拿著東西,問道,“你們這是往哪兒去?”
胖小太監答道,“娘娘讓我們去給海貴人送些東西。”
綠綺略一思索就知敬皇貴妃為何給海貴人送東西,“娘娘心善。”
另一個矮個小太監跟了一句,“可不是。我聽聞海貴人傷好后也會留疤,這事傳出來,除了貴妃娘娘去看過海貴人,其余人可沒去過延禧宮。”
胖小太監又道,“時候不早,我們先走了。”
遇上了閑聊兩句可以,可別聊太久,耽擱了娘娘吩咐,哪怕娘娘和善,也逃不了一頓罰。
綠綺退開讓兩人先走,兩人走后,她邊往如意館走邊想著海貴人受傷的事。
海貴人失寵,受益的是和其爭寵的人,這里面就有個金答應,偏生金答應也是個心思深沉,不甘寂寞的。
她之前只覺得金答應不會就這樣沉寂下去,沒想到金答應會動手那么快。
還有皇后,賞花宴是皇后辦的,就算皇后沒親自動手,可知道金答應的動作后,難保不會順水推舟。
畢竟海貴人是嫻貴妃的人,又和嫻貴妃姐妹情深,能打擊到嫻貴妃,想必皇后很樂意。
思索間她已走到如意館。
這如意館是宮中畫師作畫之處,后妃一般不會踏足此地,兼之畫畫也需要一個安靜的地方,因此平日這里都十分清靜。
綠綺還未走到門口,守在門口的小太監就迎了上去,“側福晉讓人送來的。”
說罷小太監從衣袖中掏出幾張銀票遞給了她,綠綺接過,又從荷包里掏了幾個金錁子給了小太監,“姑姑還好嗎?”
姑姑和她阿瑪一母同胞,雍正元年入宮,為愨惠皇貴妃身邊的女官,雍正二年賜婚于順承親王,為親王側福晉,同年生下子。
然順承親王于雍正十年,駐守于烏里雅蘇臺,因救援不力(暴雪受阻)貶其大將軍之職,削去爵位。
皇上登基后為顯仁德,其長子熙良封為世子,有意讓其日后承爵位,姑姑之子有幸得封安貝勒。
兒子有了爵位,姑姑沒有什么可擔心的,恰逢她入宮,這姑姑操心的對象就變成了她,隔三差五就暗中使人送銀子。
綠綺捏著銀票,心中有些愧疚,從前順承親王奪爵被貶,也連累了一干妻妾,姑姑成日為表哥未來擔憂。
好不容易表哥有了爵位,未來眼見可安穩下來,又要為她擔心。
“姑姑還有什么話要交代?”她又道。
“側福晉一切安好,只是讓您在宮中務必小心,”小太監說完,又似想到什么,“差點忘了,側福晉有信給您。”
他又從懷中掏出一封封漆完好的信交給綠綺。
綠綺接過信揣入懷中,又將荷包中剩下的幾顆金銀錁子都給了小太監,“你幫我告訴姑姑,在宮中我一切安好,讓她不必為我擔憂。”
一顆金錁子有七錢重,一顆銀錁子有二兩重,這好幾顆金銀錁子加一起也不少了,何況側福晉那邊還有賞錢。
為了賞錢,小太監拍著胸脯表示,一定將話一字不漏的轉達給側福晉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