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線銀絲鑲玉飾,鳳冠霞帔耀華堂。
芳水不知皇后和嫻貴妃當年入王府時穿的嫁衣是什么樣,只知道命內務府做了一件紅嫁衣送給自家娘娘。
那衣裳紅艷艷的,猶如朝霞映雪,紅綃織就,金線繡邊,其華彩熠熠。
她家娘娘穿上真是好看極了,當晚皇上就來了鳳儀宮。
皇上來鳳儀宮這一晚諸多妃嬪都沒有睡,正巧翌日又到了向皇后請安的日子,大部分妃嬪早早就起身前去了長春宮。
卻不想有人比她們先到了,安然坐于殿中,其貌麗若朝霞,皎如秋月,眉如遠山含煙,秋水雙瞳含情脈脈,朱唇不點而自紅,玉面不施粉而自白。
又似那細雨江南中綻放的秀蓮,高雅婀娜。只是一雙含情眼,一點紅唇為這株秀蓮染上一些艷麗色彩,是逼人的清艷。
雪白色帶青絲紋路的旗裝看著甚為雅致,旗頭小巧而內斂,斜簪幾朵白玉花朵,一側垂下綠玉流蘇,又多幾分高貴典雅。
這樣的美人只坐在那里便是一幅完美的仕女圖,眾妃靜默的坐在屬于自己的位子上,至于這位是誰,她們已經有所猜測。
眾妃到齊,富察瑯嬅也跟著出來了,她一一為眾人介紹了新的妃嬪。
本就不高興的金玉妍看見此次選秀入宮的五位妃嬪愈發不高興,這五位是一個賽一個的貌美。
容貌最盛的便是舒貴人,如芝蘭玉樹,是位清冷美人,比之宣嬪只少了一分艷色。
身著淡紫色的衣裙更顯其靈動,小兩把似彎月,白玉發簪別在左右,以淡色橙花相襯,又多出一股純潔。
其次是柔常在和明答應。
柔常在明眸皓齒,嬌俏可人,粉紅的衣裳穿在她身上分外合適,多出一股明媚活潑,發髻繁復,金簪銀釵,絢麗多姿。
明答應文雅秀氣,帶著一股書卷氣,綠梅繡服更增一分脫俗之感,發髻間點綴小巧翠花釵,顯得素凈大方。
慶常在和晉常在容貌沒有那么出色,但慶常在也能稱一句眉清目秀,放外面也是個小美人。晉常在容色不甚出眾,可氣質上佳,打眼一瞧,就是個大家閨秀。
也就這兩人容色不是上佳讓金玉妍心中的氣稍微平了一些。殊不知她生氣,有人和她一樣生氣。
瓜爾佳靈雪瞧見宣嬪心中就覺不好,如此容色論爭寵能爭過這人嗎?再一看其她人,心中亦是五味雜陳。
她自認美貌過人,結果新人就不說了,后宮中的老人也是個有個的美。
皇后容貌在后宮中不是最美的,但氣質端莊,黃色旗裝一派紛繁,粉花綠葉繁茂,藍色和黃色牡丹在領口和袖頭上怒放,往那里一坐就有一股母儀天下的份兒。
據說最得皇上心的嫻貴妃容貌亦不是后宮第一美,然其柳葉彎眉,眼眸明澈,膚白如雪,在這百花齊放的后宮如一枝幽幽綻放在枝頭的綠梅,別有一番滋味。
而除了宣嬪最美的還是金貴人,這是位美艷美人,鳳目多情,風情萬種,一襲紅色華服,頭戴金飾,妝容明艷大氣,眼波流轉間盡顯嫵媚動人。
也不怪皇上會寵愛金貴人,而另一位據說也得皇上喜愛的魏貴人容色也不差。
這位魏貴人弱態纖纖,嬌柔羞怯,俏如春花。深粉紅繡花旗裝與頭上粉色珠釵顏色對應,看起來好一副桃艷芳菲的景象。
而不得寵的妃子也沒一個難看的,高妃面孔嬌美,眉眼秀美,容光瀲滟,嬌靨如花。發間以粉色玉簪花和點翠發釵為主,又帶有一絲雅致之感。
純妃溫和婉順,穿著藍色繡纏枝的衣裳,這種清淺的顏色很適合她,顯得她越發平和從容。婉常白凈嬌麗,翡翠耳墜配著翡翠頭飾,簡單素雅。
玫嬪面色不太好,據說是因生子落下了病癥,為了提氣色,穿了一身艷麗衣裳,倒也能看出曾經的兩分清秀可愛來。
余下那位得罪了皇后的謙常在,眼睛圓圓,帶著一種無辜感,瞧著就引人憐惜。
還有位沒來的索綽羅官女子聽說也是位麗人。
后宮中美人如云真不是說說,也不怪瓜爾佳靈雪越看心情越差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