頓丘鄉坐落在衛水東岸,是個有山有水有樹林的開闊村莊。
按照亭長**的不完全估算,這里有超過一千人,約二百戶的規模。
所以大概就有二百間左右的農家院。
十里一亭,頓丘鄉圍繞著衛水亭分散在田野間。
亭下設里,而農村的里跟城邑中的里不一樣。
城中的里都是整整齊齊有垣墻圍合的,可以稱為里巷。
農村的里沒有垣墻,還松散無序,不稱“巷”,只是作為一個基層的人口管理單位。
也沒有門牌號,兩百戶人家不算少,乍看之下無從找起。
但里有名字,刻在木牌上,豎在小路口。
二十戶一個里,按里尋人,查找范圍就縮小很多。
看似沒有頭緒的大村落,像這樣一層層分解下來,就不是很難了。
荊軻掏出幾根竹簡,是他昨天在戶籍庫抄下的八個李山所在的里。
還好,八個李山只分布在四個里。
興成里三個,興安里一個,興陽里兩個,興元里兩個。
里的名字大多簡單,寓意要么用相關的地名,要么就挑個美好向上的字。
所以在不同的鄉之間,重名里很多,而在同一個鄉中則會盡量避免重復。
兩人抵達頓丘鄉的時候,快到中午了,太陽有毒。
車前很曬,荊軻讓段靈兒坐進車廂。
自己在外面駕車,看見人就下來詢問這些里的確切位置。
然后對應著尋找,敲了好多門,排除掉五個李山。
接著來到興陽里,這里住著兩個李山。
進度比荊軻想象中的要快,正午烈日當空,他便把車趕進樹蔭,停下來休息。
之前加餐吃了一小頓,這會兒還不是很餓,只是渴得要命。
他拿著水囊去農家借井打水。
段靈兒見外面太陽那么大,怎么都不想出車廂。
車廂悶熱,車外酷熱。
然而比起曬黑,憋死可能要好些。
她就把窗簾、車門全部打開通風,拼命扇著扇子,一邊又看向外面。
看著荊軻在人家院子里暢快地喝光兩大碗水,然后又彎腰打水。
擼起的袖子下是線條硬朗的手臂,強健有力。
動作干練瀟灑,神情俊逸爽朗。
靈兒扇扇子的速度慢了下來,另一手支起下巴:以前怎么沒注意到呢……
荊軻拎著滿滿的水囊回來,朝車門里伸進手:“把紗巾給我。”
“嗯?”段靈兒愣了一下,“嗯。”
她老老實實遞過去。
荊軻把紗巾疊成小塊塊,澆濕,冰冰的井水讓它瞬間變得涼爽非常。
“喏,”荊軻笑著遞回紗巾,“這樣就變成冰帕子了。”
在觸到冰帕子的一瞬間,一股沁心的透涼鉆進段靈兒心里。
她把帕子捧在手中,埋下臉,深吸一口氣……
盛夏的天,沒有什么東西能比這種舒爽襲人的清涼更讓人沉迷。
荊軻打開食盒,拿出兩個桃子。
一個給靈兒,一個給自己。
“還剩兩個里,”荊軻靠在車尾啃了一口桃,“興安和興元,三個李山,總有一個是他。”
段靈兒盯著他的背影,想了想:“如果他不在這三人中怎么辦?”
“先去看看再說吧。”荊軻笑了笑。
如果阿山不在這三個人中,為了青禾軒和段家的安寧,就只能吃虧貼錢給齊大錘。
靈兒不想偷拿父親的東西去賣,但那是最快、也是最簡單的辦法。
只不過眼下還沒到最后的地步,還有三個李山沒確認。
……
午后,段靈兒敷著冰帕子,在車里小憩了一會兒。
荊軻就坐在車門外幫她扇扇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