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……當今之世,無人能與、與秦國抗衡。”
一人不放棄,追問韓非:“如果能再次合縱呢?與趙、齊、楚聯合抗秦?可以像當年信陵君扼秦軍于函谷關那樣嗎?”
韓非稍稍一想:“你們大概是聽說了趙國的李、李牧大勝秦軍,便把抵擋秦軍的希望都寄、寄托在了他的身上吧?
他忙道:“當然不會只靠他一人,燕齊楚也全要出兵派將,四國若是能聯軍百萬,以李牧為總將,眾志成城方能抵御秦國,把他們趕回函谷關內。”
眾志成城?
韓非暗笑他們太天真,天真到無知。
這四國一盤散沙,自顧不暇,又怎么能團結得起來?
燕國弱雞,說多了都是淚。
齊國覺得自己離秦國最遠,齊王田建好像有點遲鈍,對列國紛爭袖手旁觀,向來坐山觀虎斗,十二年前信陵君合縱的那一次就沒有參與,以后也不會。
楚國,疆域廣闊,歷史久遠。國家雖然衰落,但積累還在,餓死的駱駝比馬大,是目前唯一可以跟秦國抗一抗的國家。
可楚國跟北方幾國的步調向來不一致,關系時好時壞,說不準什么時候就會翻臉。
國家內部還是宗族分封制,把國土分給大大小小的貴族、氏族,比散沙還散沙。
而且朝堂內訌不斷,王族兄弟鬩墻時有發生,官員貴族貪迷奢侈、攀比享樂,哪里還能指望得上?
秦國滅它只是時間問題,把楚國耗干了,駱駝也就死了。
韓非向他們簡單普及了這些被他看作是常識的事情,而那兩人竟一臉恍然,像是才剛剛認識到問題的關鍵。
至于趙國……
韓非繼續道:“趙王寵信佞臣,廉頗和信、信陵君當年是怎么被棄、被撤換的不用我多說了吧,佞臣還在,李牧難道就、就能擺脫這種宿命么?”
一人突然興奮起來,一拍大腿:“是郭開!我們去殺了他,讓他沒法向趙王進讒。”
韓非:“除掉一個郭開,只要秦國繼、繼續收買趙臣,就還會有李開、王開,一個國家能否翻盤,不是殺掉某個奸、奸人那么簡單,是大勢,是命數,希望你們能明白。
“秦國和韓國,前者是大勢所、所趨,后者是我的母國,除了這兩者,我哪、哪兒也不會去,希望二位跟你家主人轉達,韓非謝、謝過想要營救的好意。”
那兩人嘆了口氣:“既然先生心意已決,那我等也不好強求,今日聽先生一言,茅塞頓開,多謝教誨,這便告辭了。”
二人在屋里呆的時間并不長,但對于復查傷勢來說實在是有點久。
藏作下人的秦王耳目在窗下偷聽,聽得不是太全,但有幾段關鍵句就夠了。
等兩人出門后,一路尾隨這兩個假“醫徒”,穿街過巷,來到女館后屋。
發現他們秘密會見了一人,當即回宮上報給秦王。
嬴政聽后,只說了四個字:“把人帶來。”
……
……
姬丹被帶到嬴政面前時,并不意外。
自己這么多小動作,早就做好了暴露的準備,嬴政不抓他才奇怪。
“聽說你最近很忙,”嬴政漠然道,“可以跟寡人分享一下么?你的三件事,也好給你做做謀劃。”
姬丹一左一右被兩名近衛夾著,站在階下咧嘴冷笑,“怕是你沒那個本事。”
三件事是被荊軻和蒙毅在巷中無意聽到的,蒙毅告訴給了哥哥蒙恬,蒙恬立即進宮稟告給秦王。
嬴政當時沒什么反應,輕輕一句“知道了”。
有“三件事”的何止姬丹一人?
各國質子們都有事、都想跑、都想出去找盟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