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陽,秦王宮。
不出半月,趙國東北部地震的詳細消息傳到了嬴政耳中。
受損面積頗為廣泛,幾乎波及了整個代地。
從樂徐以西,北至平陰,這段范圍內的三座城邑無一幸免,臺屋墻垣大半坍塌,受損最嚴重的是葛城,幾乎沒有完整的屋舍。
代地數萬百姓死傷慘重,十萬災民流離失所。
趙國把所有精力都投在了與秦國的戰事上,無力賑災,其他國家自身難保,就更不會施以援手,民怨沸騰,哀聲遍野。
“好!”嬴政大笑拍案,“真是天助我秦!李牧那邊怎說的?”
王翦躬身回道:“與我軍尚在對峙,他們防守嚴密,堅守不出,我軍吸取過往經驗便也不宜貿進,但趙國今年大旱,已有細作探出趙軍缺糧已久,士伍們每日只有一餐,堅持不了太長時間。”
嬴政點點頭:“趙國捉襟見肘,時日無多了,就先這么耗著,眼下還是以攻韓為重,明年,明年一定能拿下韓國。”
……
……
燕國,薊城。
轉眼,呂氏商隊在薊城已經住了半個月。
就像提前猜測的那樣,薊城簡樸落后,絕大部分的房屋都由夯土筑成,百姓著裝也都是粗樸的麻布衣。
而到了貴族、官員居住的內城,情況才有所好轉,開始有了像樣一點的磚石木構的建筑。
不過建筑樣式就不能強求,純屬實用。
呂氏商行的大院位于城外北郊,四角有望樓,還有持弓的護衛值守,完全可以看做是一座獨立的小城。
在荒涼的曠野中顯得格外突兀,像是一粒落入泥地的珍珠,雅致,規整,富有生機。
院落綠植重重疊疊,檐角屋頂錯落有致,顯得與南邊那座土土的都城格格不入。
除了一般住宿,外圍還有囤貨的貨棧和可圈養上百匹馬的馬廄、馬場。
為了方便進出貨物、馬匹,所以這座大宅要建在城外。
這里常年有人留守,有照管生意的主事、掌柜、賬房,也有專門打掃宅院的伙計下人。
呂氏商隊抵達之后,在這里休整了幾天,等呂從革可以坐起身了,才開始著手各自的生意。
荊軻一家被分到一座種著兩棵柏樹的小院,三間屋子一口井,屋里家具齊全,稍加打掃布置就可以生活。
鄰院都是其他主事家的夫人孩子,經常熱熱鬧鬧跑來玩,日子也不算孤單。
荊軻來了之后本是要先隨高漸離去見徐夫人的,可馬上要入冬了,東胡人很快就要來交易,呂氏忙得不可開交。
他便只能請高漸離幫自己帶聲抱歉給徐夫人,等忙完這一陣子,一定親自上門拜訪。
雖說東胡人經常南下搶掠燕國邊民的物資,但燕國守軍也并沒有弱到不堪一擊,依然會與東胡發生激烈的交鋒。
凡有沖突,必有傷亡。
東胡人不是每次都能全身而退,損兵折將并不鮮見。
而且靠近邊境的村莊幾乎已經被他們搶得精光,連人都沒有,再要南下深入,就必然會遇到燕軍的頑強抵抗。
東胡只是再三騷擾,能搶一點是一點,若要他們直面燕軍、拼上性命,那也不愿冒這個風險。
畢竟他們武器落后,用的都是搶來的兵器、石頭、金屬鈍器、甚至是骨頭。
與燕軍硬碰硬地較量,肯定要吃大虧。
所以如果能不戰而獲得物資,東胡人也是愿意嘗試的。
這就要依靠呂氏。
呂氏用從濮陽帶來的精美器物、生活用具與東胡人交換馬匹和馬奶酒。
游牧的東胡人沒有貨幣,一直都是以物易物。
中原的精美衣物、鐵質工具、武器他們都造不出來,也是急需要的東西。
而燕國朝廷與呂氏有過協定,如果想通過燕國的便利跟東胡人做生意,武器是堅決禁止的,絕對不能讓東胡人獲得可以與中原相媲美的兵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