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在底下不是迷宮,甬道二十步到頭,接著就是一處正正方方的大廳,用巨大的青石鋪地砌墻,陰冷無比,夏天要點燃火把和火盆才能呆的住人。
中間用青銅鑄了一座祭壇般的臺座,上置劍托,專門用來放置無刃劍。
在統一六國后,直到現在,嬴政對未來的事情問得并不多。
最近的一次,便是今天。
“匈奴趁中原陷入混戰之時南下掠奪,侵占趙地北方的不少土地,而今天下一統,蒙恬領軍北上一舉收服河南,自榆中至陰山,設置三十四縣。
“之后又渡河往北收服高闕和陰山南側,朕在那邊設立了九原郡,屯兵駐守,作為對抗匈奴的前線軍屯,眼下有個選擇,想來聽聽無刃劍作何解答。”
嬴政與荊軻隔劍而站,
荊軻交手欠身:“陛下請講。”
“蒙恬提議修筑長城要塞、用地形的險要來治理邊疆,以逸待勞抵御匈奴。而右相則認為應該與匈奴正面開戰,深入追擊,將他們趕回草原以北,讓蠻夷見識我大秦威力而不敢再犯,雙方各自堅持,各有道理,無刃劍會選誰?”
荊軻垂目盯著劍,細想片刻,覺得在這種事情上,嬴政不可能什么都不想就直接來問一把劍,他定是早有了自己的思量,今天是故意來考驗的也說不定。
沒準來看看所謂的無刃劍的“天機”是否和這個他皇帝的心意一樣。
嬴政見他良久不答,便補充道:“事關兵事,不容兩可,朕需要一個準確的答案。”
荊軻:“蒙將軍常年在北方作戰,熟知匈奴習性,陛下應當聽他的。”
嬴政瞇了下眼,似乎是聽到了滿意的答案,又問:“那你是怎么想的?”
“荊軻不才,對這些國之大事見解粗陋,說了怕陛下笑話。”
“無妨,隨意說說,朕想聽。“
荊軻嘆了口氣,緩緩開口:“游牧民族往來成風,熟悉草原,擅長游擊,聚時可成騎兵,散落又化作牧民,根本沒法對他們進行追擊掃蕩,只能堅守北境,設軍屯,遷軍民,長期駐守,以逸待勞。
“最好還要開辟通往邊塞的要道,從咸陽直通北境,縱跨子午嶺,取其捷徑,減少曲折,方能最快速地傳遞軍情、調動軍隊以及運送糧草物資,北境一有異動,咸陽便能疾速往北調兵,再通過現在正修建的長城,即可迅速傳遍北境,統一用兵抵抗匈奴。
“這樣的道路還可以通向全國各地,皆以咸陽為中心朝四方發散,直取各地,或可被稱為直道。”
“直道……”
嬴政低吟一句,點了點頭便不再說話。
這是他私下做出的設想,此事還沒有隊任何人說,本想在明天與蒙恬李斯的會議上提出,卻不曾想無刃劍與己心照不宣,也預見了直道的構想。
這把劍是真有其實,嬴政早就不再懷疑,他甚至有點懼怕這種會看穿自己的東西,還有荊軻——這個同樣能看到遠方人。
“所以,”他目光上掃,眼中劃過一道幽光,脫口問道,“朕能活多久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