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,毫無意外,那些直撲中都勤王的軍隊,皆是遭到了契戎大軍的迎頭痛擊,數支勤王大軍直接被滅。
而這,也嚇得其它勤王軍隊更不敢冒進了,尤其是在如今各路大軍各自為戰的情況下,更是不敢再動,紛紛龜縮在京畿路的各處,與契戎大軍遠遠對峙。
霎時,各路的勤王大軍就陷入了尷尬的境地,遠來勤王,卻不敢妄動。
而這番情景,可就急壞了中都里的朝廷!
......
中都皇宮。
大慶殿。
莊嚴的大殿內,朝臣在列。
不過今日,夏皇趙衍卻沒在這里。
而大殿內此時也是沸沸揚揚,一眾朝臣在這火急火燎,如熱鍋上的螞蟻。
如今中都被圍,契戎大軍就在城外,容不得這些人不急了!
“本官早就說過,天降災星,禍出北方,要大力加強北方邊境武備,可有些人就是不聽!”
“現在好了,北方國土失陷,連中都都被圍了,如今更是岌岌可危,當初那些反對增強邊境武備的人,簡直其心可誅,亂臣賊子!”
喧鬧的大殿內,一道焦急的憤怒聲,幾乎蓋過了所有的聲音。
眾臣聞聲看去,就見刑部尚書蘇丞硯,正憤怒地瞪著在列的許多大臣。
蘇丞硯是瑜王黨的干將,當初瑜王黨就是主張加強北方邊境武備,此時他瞪的人自然就是持反對意見的慶王黨之人。
慶王黨的人聽到蘇丞硯罵他們‘亂臣賊子’,個個憤怒,不過此次確實他們理虧,所以也無法反駁,只能憤怒地朝蘇丞硯瞪了回去。
不僅是慶王黨的人。
文臣的最前面,坐在繡墩上微闔著雙眼的藺松,聽到蘇丞硯的喝罵后,也是緩緩睜開了眼,朝他瞥了瞥。
當初災星降落、朝廷議事時,藺松也是反對立即增強邊境武備,并提出了‘以靜制動’的策略。
也就是說,藺松也成了蘇丞硯口中的‘有些人’,蘇丞硯把藺松也給罵了!
不過身為朝堂元老,藺松沒有跟蘇丞硯一般見識,只是瞥了他一眼后,便沒再搭理。
可藺松不說話,不代表其他人能忍!
藺松的身后,藺世道一聽到蘇丞硯的話就怒了,頓時瞪著蘇丞硯,扯開了大嗓門:
“老東西,你罵誰呢?契戎三十萬大軍南下,這么大的事情你們軍方的人竟然沒有及時得到消息,你還好意思在這胡咧咧?”
“而且,軍國大事豈能因為一句俗語就大動干戈?不要銀子啊?我爹提出‘以靜制動’的策略有什么錯?當時他們慶王黨的次相也是同意了這個策略的,兩相決議,你有異議?”
呵斥聲振聾發聵,在大殿中回蕩。
藺松一聽,一雙老眼頓時瞪大。
“藺世道,你放肆!什么他們次相,你們次相,此地之臣皆是我皇重臣,沒有他人!”
威嚴的暴喝聲傳出,藺松猶如一頭蟄伏的猛虎,怒瞪著藺世道。
而藺松是霸氣的,他的聲音一出,原本喧鬧的大殿頓時安靜,所有大臣皆是敬畏地看著這位朽朽老矣的大夏柱梁。
藺松沒有去理會其他人,他瞪了藺世道一會兒后,顫顫巍巍地站了起來,然后佝僂著身體轉過身,握住了身后一位老臣的手。
這老臣,正是次相錢宇赫,慶王黨的頂梁,江南派官員之首!
“宇赫兄,世道莽撞,你別往心里去!”
“此次契戎南下、中都被圍,老夫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,等事后,老夫一力承當!”
緊握著錢宇赫的手,藺松言辭懇懇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