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早,其實就是我看這部劇的時候,其中的劇情是外界和公司內完全切割。
我就在想,有這種技術了,應該可以壓榨的再狠一點,直接讓員工兩班倒,不用發工資,還能讓他們以為自己在外面有生活。
這個靈感,便慢慢演化出了此副本。
其實我早在自己的那本《怪談游戲:死靈之書》就用了這個主意。
但當時的水平不夠,寫出來的也差點意思。
現在這版算是重制版,總體我覺得還是進步明顯。
還有一個巨大的靈感來源,是十八世紀的著名法國哲學家拉美利特。
當我讀到“肌肉如彈簧,肺如鼓風機,心臟如水泵,人是一臺機器”時,就覺得這也太帥了,好適合當個副本的背景。
當然了,他本人是個唯物主義哲學家,這個論斷想表達的就是人只不過是復雜一點的機器,并不需要一個自然神來創造。
具體講起來太復雜了,我還是就說本書中的內容。
在我最早的大綱中,這個副本應該在三十章左右完成,但結果大家也看見了........
也并不是我故意拖延,當寫到進入六十五層時,我突然覺得高異有點太輕松了。
怎么會不需要打個小boss呢?
于是“實驗體173”就這么出現了,最終解決的方式也并不復雜,但還算合情合理。
這位死掉的兄弟還給高異送了件紫色裝備,也算是完成了歷史使命。
其實在最早的設想中,跟高異與趙謙合作的,應該是這位“圣誕通緝犯”,而非阿蘭。
但是我回顧了一下,發現這位圣誕老人搶劫時還殺了不少人,放在這應該不好處理。
另一方面,要是再來個男的,整個副本就成三個男人的戲份了,總感覺有點單調,而且有點gaygay的(?)。
阿蘭的加入,確實讓不少對話劇情有活力了不少。
其臉部傷痕,以及身世的秘密,也會在未來慢慢揭露。
而那拉鏈的能力,自然來自jojo第五部的布加拉提。
至于趙謙.......這小子戲份怎么這么多啊,不過“說書”那段我還蠻喜歡的,話說依依好久沒出場了.......
算了,還是先回來聊副本。
結局其實我一早就有思路,覺得不應該是個戰斗場景。
組成一個公司的,說到底還是普通員工,去打倒某個boss并不是關鍵。
“雅典”的設計,其實我還蠻滿意的,我覺得確實該有這么個形象出現。
而其名字,自然來自于古希臘智者學派,他們以雅典城為中心的事實。
最后反轉的故事,與高異的破局.......我自己反正還挺滿意的。
但是讀者們買不買賬,我寫完后其實心中還是有些打鼓。
不過倒也不是什么大事,世界上最厲害的作者,應該也不能保證寫出來的每一段故事都被所有讀者接受。
要是我寫的不好,學習總結,下次寫的更好就行。
這些是無限流小說的優點,就像那些單元劇作品一樣,一集不好看就看下一集,總有合胃口的。
最后高異的“永不妥協”,自然是來自《守望者》中的羅夏,這位身上帶著濃濃悲劇色彩的超級英雄——應該算吧,也在某些方面與高異蠻像。
還有一個暗線,便是凱恩和露西的愛情故事,二人的名字沒什么好說的,只是隨口編的。
在我某一版的結局設想中,“智者集團”的員工其實永遠是同一批人,死后會重返剛進入公司的狀態,回來重新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