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讀者數量上來后,我真心感覺我寫什么都有人察覺到。
不說專門埋的梗,有的我只是腦內參考了一下,就會被馬上看出來。
比如說葉晨杰的那個電視頭套,我是按《地獄客棧》中的vox寫的,結果居然有人一下子就發現了........
還有什么我一下想不起來了,但看到有人提的時候我還是會嚇一跳。
只能說讀者們還是見多識廣啊........
然后剩下的玩家,就是董發財了。
其作為幕后boss,以及整個副本的核心詭計之一,其實刻畫的并不多。
當然,我會在后續再給他一點點刻畫——不出意外的話。
這種假死,最后登場的情節,自然來自各種著名的暴風雪山莊作品。
其實回想起來,這本《標簽玩家》作為被標簽為“懸疑”的作品,其實每個副本都有其核心詭計。
每個副本講述下來的最終目的,也是讓高異去解開謎題。
作為一個“調查員”,作為一個“偵探”,這自然是他的工作。
但不得不說,這種故事的創作非常、非常累,而且完全地與網文創作模式背道而馳。
作為網文,我必須保持日更,很難有大量存稿。
這種前提下,想要整個跨度幾十章的故事,完全前后自洽、沒有矛盾,更重要的是足夠精彩,實在太難了。
【七日回魂】寫到最后的那幾天,我真是字面意義上的難熬,哪怕我已經想好了結局和反轉,依舊難以下筆,各種問題困擾著我:
“會不會邏輯不對?”“會不會前后矛盾?”“會不會遺漏關鍵線索?”以及最重要的“到底好不好看?”
更不用說這個月我作死搞了個加更挑戰,還把我本就不富裕的存稿徹底榨干了........
當然,最終呈現出的效果........起碼可以說沒有寫崩吧。
好了好了,【七日回魂】還有什么要講的?
幾個怪物可以稍微提一下,比較有設計感的主要是“慢”吧。
他那投擲杯筊,三聲后關人的能力設定,其實靈感來源于《咒術回戰》中,在澀谷事變里被干掉的一個精英怪。
那個畫面表現力非常爆炸,被我一直記了下來。
之前也有人問我,難道所有看過的東西都記住,還要看一大堆東西,才能寫書?
那當然不是。
就我而言,我有一個名為“靈感”的word文檔,記載著各種我喜歡的畫面、臺詞、描寫、劇情和人設。
有的是在某部作品中突然打動了我,有的是我自己腦海中突然閃出。
你要是翻我的b站收藏,也會看到一個名為“靈感”的收藏夾,里面是各種毫無關聯的視頻,但每一個都在某一個瞬間打動了我。
當然,如果我要寫某個題材的話,我也會去專門看相關的視頻、電影、文章、游戲和論文。
比如這次【七日回魂】,我其實做了非常多的準備,結果最終也就用上了個百分之二三十吧。
舉個例子,我讀《尚書.洪范》里的“一曰水,二曰火,三曰木,四曰金,五曰土。水曰潤下,火曰炎上,木曰曲直,金曰従革,土爰稼穡。潤下作咸,炎上作苦,曲直作酸,従革作辛,稼穡作甘。”
本來打算把這個五行元素加上,作為決戰的內容,也和《僵尸》電影的決戰對應。
但最終有點過于臃腫,只好放棄。
但同一篇章中的五事“一曰貌,二曰言,三曰視,四曰聽,五曰思。貌曰恭,言曰從,視曰明,聽曰聰,思曰睿。恭作肅,從作乂,明作哲,聰作謀,睿作圣。”
就被我轉換成了五毒的外觀,雖然現在看來已經面目全非了.......
再比如五毒對應的五種占卜手段,我其實也查了不少資料,結果也只能忍痛割愛......
當然了,也不用太在意,現在用不到,未來一定會用到的。
還記得那個“如果感到快樂你就拍拍手的笑話嗎”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