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管是譚芝還是鄭祈晴,在提到“漣漪假面舞會”時,都只會說其是個“交易活動”,而非“拍賣會”,是有原因的。
主要是整個活動,在售賣物品方面的形式,并不是在拍賣。
流程也非常簡單,每次樂團演奏完一首歌的間隙,主持人便會向所有賓客展示一個新賣品。
所有想要爭奪對應編號物品的客人,便可以走入舞廳中央,隨著音樂起舞。
而在此之前,賓客需要給出一個不展示給他人系數,交給附近的侍者。
例如給出的系數是十萬,那在舞廳中每一秒鐘的起舞,就代表出價十萬游戲幣。
一支舞曲結束,主辦方將統計所有人的出價,價高者得。
規則說上去簡單,但實際操作起來,卻有很多學問。
理論上可以給出一個極高的系數,并只跳一秒,以此迷惑他人。
同樣可以降低系數,將跳舞的時間拉長,以此給其余競爭者添加壓力。
如果決心要拿下一個拍品,卻看見周圍的競爭對手一直在那跳,是否可以冷靜地適時退出,只給出最初設想的價格?
亦或者跳到后面,是否會擔心自己花的錢實在過多?
這其中,可都是學問。
鄭祈晴聊到這里時,滿口的“參與者提交的貨幣系數”不公開,形成“不完全信息貝葉斯博弈”。
以及各種類似“雙重信息隔離系統”、“時間貨幣化悖論”、“多維信號發射策略”之類的術語。
不得不說,少女從小參加的各種培訓和實際訓練,確實是有些效果的.......
實話實說,高異雖然能大致理解這“漣漪假面舞會”的運行邏輯,但對鄭祈晴的分析是一點都沒聽懂。
他本人倒是不在乎這些,會大方承認自己數學水平停留在初中。
但現在的人設可是【調查員-羊】........
雖說也不是所有羊都聰明呢,但總感覺這個人設不該是沒怎么讀過書的那種。
對于鄭祈晴的話,應該是能聽懂一些的那種。
所以在對方滔滔不絕時,高異只是一臉嚴肅地點頭,跟在上高數課一樣——雖然他沒上過呢。
得虧鄭老師不提問,而且雅典能提供幫助,適時地在一旁對專有名詞進行解釋。
要是真被少女提問,高異都打算直接唱“別看我只是一只羊”,來蒙混過關了........
總而言之,“漣漪假面舞會”就是這么個活動。
按照鄭祈晴的說法,無論舉辦活動的,具體是【老板】的哪位眷者。
其都經過大量的思考、計算和實驗,才推出了這樣的模式。
要猜測的話,其代號應該怎么都比【推銷員】要高級一些........
不過這方面的情報和信息,雅典也確實沒有找到。
一方面,創建“漣漪假面舞會”的那位眷者確實很神秘,從不拋頭露面。